27日披露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到1.78億元,同比增長約五成,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13萬元,同比下降約七成。基本每股收益為0.0018元。
作為半導體設備龍頭企業,七星電子(002371)去年設備業務出現下滑,一季報顯示集成電路制造設備銷售收入增長。另外,新能源戰略儲備業務開始增長。
公司27日披露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到1.78億元,同比增長約五成,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13萬元,同比下降約七成。基本每股收益為0.0018元。
公司表示,營業收入增長主要是集成電路制造設備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所致,而凈利潤同比減少,主要是國家重大專項結項轉無形資產導致計入管理費用的無形資產攤銷和固定資產折舊增加。
公司預計1-6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20%,凈利潤達到1802.63萬-2403.5萬元。除特種元器件業務產品收入保持穩定增長外,設備類業務中的光伏設備及鋰離子動力電池制造設備業務的訂單增長較快,分別新增訂單約2.2 億元和0.6 億元,與同期相比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據介紹,鋰離子動力電池制造設備是公司的新能源戰略儲備業務,產品主要應用于動力汽車和儲能行業,公司通過自主研發,設備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根據統計數據,去年國內生產新能源汽車37.90萬輛,同比增長4倍,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國。由于現有電芯廠的擴產和設備更新,以及新進 入企業的設備需求帶動,預計2016年中國鋰電池設備市場將增長17%,達到34億元的規模。
公司高管在2015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介紹,從目前訂單看,鋰離子動力電池制造設備2016年收入將會一定幅度的提升。
相比,集成電路設備業務出現波動。去年公司集成電路制造設備營收3.09億元,導致電子裝備行業生產量和銷售量均下降約三成。
對于集成電路設備價格波動影響,董秘徐加力在說明會上表示,設備行業存在周期性特點,但是公司半導體集成電路設備的下游應用領域相對比較廣泛,包括集成電路、分立器件、功率器件、先進封裝、光伏等領域,加之公司尚有一半的收入來源于電子元器件業務,均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營收的波動。
另一方面,隨著國內晶圓廠陸續開工,有望擴大設備行業市場規模。
財務總監李延輝表示,目前國內擬建設中芯國際、武漢新芯等多條12寸集成電路產線。根據測算,月產2.5萬片的12寸芯片生產線,總投資額約25億美元,其中70%投資用于購買設備,七星電子參與研發的氧化爐及LPCVD統稱為爐管設備,約占設備總投資額的5%;清洗機設備約占設備總投資額的3%-5%。
總經理趙晉榮介紹,公司正在研發16nm生產線設備。隨著設備本地化,臺積電計劃在國內落戶的16nm生產線至少為公司提供了未來的市場。
國企改革方面,董秘徐加力表示,公司整合集團優質資產,提高資產的證券化率,同時,也在關注有關員工持股方面地方國資監管部門的政策變化,如果政策允許,公司將積極爭取。
去年,七星電子實際控制人北京電控啟動了公司和北方微電子的資產重組工作,公司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北方微電子100%股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用于北方微電子“微電子裝備擴產項目”建設并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
4月1日,七星電子公告收到證監會一次反饋意見通知書,要求就標的公司業績承諾補償、資產估值、會計估計變更等提問,要求在30日內回復。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