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汽新能源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從專注發展新能源汽車,到引入互聯網思維,再到做服務、做平臺。從最初的不到1000臺年銷量,到如今連續四年蟬聯國內純
電動車銷量冠軍。在鄭剛的執掌下,北汽新能源公司在研發、推廣、模式創新等方面樣樣沖在了行業的最前線。
數據顯示,2016年,北汽新能源整車銷售52187輛,同比增長159%,連續四年蟬聯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冠軍。不僅如此,在北京持續保持領先同時,在上海、廣州、深圳及山東等地也同步發力,收獲了相當多的私人用戶。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北汽新能源私人用戶方面銷量在總銷量中的占比超過55%,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業績驕人,然而北汽新能源并不滿足,作為北汽新能源掌門人的鄭剛似乎想的更遠。在他看來,成績只代表過去,他更愿意談的是未來。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在電動車百人會上演講
讓電動車進入尋常百姓家
當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紛紛效仿特斯拉模式時,北汽新能源則清醒地看到了市場未來的發展規律,并不樂于隨波逐流。
“當前有越來越多的人提出口號要做特斯拉,北汽新能源的想法和他們不太一樣,我們希望成為電動汽車領域的福特。”鄭剛介紹說,福特的流水線生產使曾經無比昂貴只供富人消費的汽車走入尋常百姓家,這同樣是北汽新能源未來的愿景。
“到2020年,北汽集團要實現新能源汽車年產銷65萬輛、北汽新能源50萬輛、保持國內第一、進入全球前三的行業地位。2017年,北汽新能源的目標定在了17萬輛,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北汽新能源將繼續走大眾化路線。”鄭剛說。
“我們理解的世界品牌不是曇花一現的品牌,而是以大量消費者認可為基礎的。”北汽新能源認為市場競爭的勝利者最終是注重成本的品牌,成本優勢將會成為技術與產業發展的前提和保障,這也是北汽新能源繼續走大眾化路線的關鍵。
鄭剛強調,在推廣和普及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光靠技術進步還遠遠不夠,更加要注重、培育成本領先的優勢,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必須關注成本上的競爭優勢,否則很難打造一個有競爭力的品牌。
對此,鄭剛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產業政策、行業標準、行業監管等,既要有利于企業培育和掌握核心競爭技術,也要關心整個產業鏈和企業綜合成本的降低,這樣才能培育出行業的龍頭企業。
企業實力是競爭的基礎
近兩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各種問題被暴露出來。而隨著國家出臺一系列新的標準與規范,這些問題有望得到改善和解決。
對此,鄭剛表示,“整個行業的規則會走向公平、透明,這對于龍頭企業和優勢企業來說,是最大的利好消息,因為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會回歸到以實力為基礎的平面上。”
而對于國家對補貼政策的調整,鄭剛認為對行業還是有著比較大的影響,對企業來說也形成了倒逼機制。“一直以來,北汽新能源都關注如何通過管理進步、技術提升和全產業鏈的努力,來控制成本,造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觀看純電動車型展示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觀看純電動車型展示
“任何產業成功原因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必須要有好的產品、好的品牌、好的管理。”北汽新能源曾多次對外表示,成為世界級的科技創新與新能源汽車企業,是北汽新能源十三五戰略規劃的宏偉目標。
改變是唯一不變的
為實現目標,北汽新能源一方面積極加大自身研發投入,培養人才;另一方面,更加重視整合社會資源,將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與人才全部拉入新平臺,為其所用。
“目前,北汽新能源在海外五國七地建立了研發中心,集聚海外人才和研發資源,來解決技術短板。同時,在北京還與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結成聯合研發中心。”鄭剛介紹說,北汽新能源主要還是通過自身的技術進步和產業鏈控制來降低成本,提供價格相近的產品,應對補貼下降對用戶造成的損失,減少用戶在這方面的負擔。
此外,北汽新能源還進行了一系列模式變革和創新。多維度構建新能源汽車生態圈,打破了僅售賣車輛的傳統思維。不僅賣車,還為車主建充電樁,打造充電服務平臺。同時成立北京出行、北京綠行等公司。在鄭剛的規劃下,未來北汽新能源將不斷通過布局充電樁建設、換電設施,打造分時租賃模式等方式,為純電動汽車產業提供一整套綠色智能出行解決方案。
如今,北汽新能源的推廣模式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學習。在鄭剛看來,新能源汽車行業本身是一個巨大的“蛋糕”,希望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從而創造出更好的商業模式、更好的產品、更好的用戶體驗,更好的促進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
而北汽新能源要做的就是不斷創新,不斷推出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責任編輯: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