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峰會
暨第十三屆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會議
——創新驅動·綠色循環:共建電池回收新生態
主辦單位:北京綠色智匯能源技術研究院、深圳市新能源汽車促進會
協辦單位:匯維云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北京智澤瑞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電池專業委員會、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培訓評價分會、深圳大學
合作媒體:國際儲能網
會議時間:2025年8月29-31日
會議地點:深圳市
2025 年 8 月 1 日至 4 日,氫能重卡在新疆、內蒙古、長三角三大區域同步開啟規;涞剡M程,標志著中國氫能重卡產業正式突破商業化臨界點。
新疆哈密作為 "疆煤外運" 核心樞紐,慶鈴汽車首批 52 臺 49 噸氫燃料電池牽引車正式交付,搭載 190kW 博世燃料電池系統,續航超 600 公里,氫燃料成本較柴油節省 30%-35%。這批車輛針對哈密 - 鄭州 2800 公里超長運輸線路量身定制,通過 - 30℃至 70℃極端環境驗證,可在 "疆煤外運" 核心線路實現單日往返運輸。
內蒙古包頭則迎來榮程新能與當地政府的戰略合作,計劃 2025 年投運 100 輛氫能重卡,2026 年擴大至 1000 輛規模,并配套建設商自用加氫站及數智化示范平臺。該項目依托包頭稀土高新區的氫能產業集群,構建 "綠電制氫 - 儲運加注 - 智慧物流" 全產業鏈閉環,目標將氫燃料成本控制在 30 元 / 公斤以下。
長三角地區同步啟動氫能重卡規;\營:飛馳科技 30 輛 49T 氫能重卡在嘉興港投入運營,百公里氫耗僅 8.2 公斤,創行業新低;宇通重卡 50 輛氫燃料牽引車啟動長三角一體化示范運營,覆蓋港口、礦山等場景,單公里運營成本較柴油車節省 50%。
當前氫能重卡技術已實現三大核心突破:
燃料電池系統功率躍升:博世 190kW 燃料電池系統(慶鈴)、博世 200kW 系統(榮程新能)等大功率產品量產,系統效率突破 63%,壽命超過 3 萬小時,可滿足 10 年以上運營需求。航天科技集團更突破 100kg 級液氫儲運技術,使車輛續航突破 1000 公里。
極端環境適應性提升:慶鈴汽車針對新疆哈密高溫、高寒、高風沙環境開發的氫能重卡,通過 3000 小時臺架試驗和 50 萬公里實車驗證,關鍵部件故障率低于 0.5 次 / 萬公里。宇通重卡則在長三角完成 - 30℃冷啟動和 1000mm 涉水測試,可靠性達到柴油車水平。
全生命周期成本優化:六盤水市政府數據顯示,氫能重卡 7 年全生命周期成本(含購車)較柴油車低 10.7%,若疊加碳交易收入(約 8694 元 / 年),綜合成本優勢擴大至 15%。三一集團綠電制氫加氫一體站更實現 "氫油同價",氫氣成本控制在 30 元 / 公斤以下。
氫能重卡正從港口、礦山等封閉場景向干線物流等開放場景快速滲透:
封閉場景規模化運營:嘉興港、天津港等已形成成熟商業模式,飛馳科技 30 輛氫能重卡在嘉興港實現年運營里程超 150 萬公里,單箱運輸成本較柴油車下降 28%。河鋼集團在唐山港投運的 200 輛氫能重卡,年替代柴油超 8000 噸,碳減排量達 2.5 萬噸。
干線物流突破示范:宇通重卡 50 輛氫能牽引車啟動長三角一體化示范運營,覆蓋上海 - 寧波、南京 - 合肥等核心線路,單程 500 公里運輸成本較柴油車節省 45%。慶鈴汽車在哈密 - 鄭州線路的試運營數據顯示,氫能重卡運輸成本較柴油車低 32%,且無需中途補能。
區域走廊網絡構建:內蒙古 - 京津冀、長三角 - 成渝等氫能走廊建設提速,榮程新能計劃在包頭 - 唐山線路布局 5 座加氫站,實現氫能重卡單程 800 公里無縫銜接。國家電投規劃的 "西氫東輸" 管道項目,將使西部地區綠氫運輸成本降低 50%。
政策體系正從研發補貼向應用激勵轉型:
國家戰略推動:《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 年)》明確將氫能重卡作為核心突破方向,"以獎代補" 政策向運營端傾斜,單車最高補貼達 50 萬元。
地方創新實踐:山東、陜西、吉林等省份實施氫能車高速免費政策,使氫能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再降 16%。四川德陽對氫能重卡實施 "購置補貼 + 運營獎勵" 組合政策,單車綜合補貼達 100 萬元,使購置成本與柴油車持平。
標準體系完善:GB/T 39538-2025《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加氫口》等 12 項國家標準發布,覆蓋氫能重卡從設計到運營的全流程規范。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發布的《氫能重卡安全運行指南》,為規;瘧锰峁┎僮髦敢。
盡管取得顯著進展,氫能重卡仍面臨三大挑戰:
基礎設施瓶頸:當前全國加氫站僅 400 余座,且 80% 分布在東部沿海,中西部地區覆蓋率不足 20%。建設一座日加氫 500kg 的加氫站需投資 1500-2000 萬元,回報周期長達 8-10 年。
技術降本壓力:燃料電池系統成本仍達 3000 元 /kW,儲氫瓶成本占整車成本 14%。預計到 2025 年,隨著電堆國產化率提升至 85%,系統成本有望降至 2000 元 /kW 以下。
商業模式創新:當前氫能重卡運營以政府主導的示范項目為主,市場化盈利模式尚未成熟。榮程新能探索的 "車輛租賃 + 加氫服務 + 碳交易" 模式,為行業提供了創新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