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首個交易日,新能源汽車板塊再度奪得市場眼球,板塊整體上漲2.69%,位居漲幅榜前列,板塊內亞夏汽車、海馬汽車、江淮汽車、京威股份、安凱客車等5只個股漲停,另外一汽轎車(9.16%)、江海股份(8.42%)、江鈴汽車(6.19%)、比亞迪(5.53%)和大洋電機(5.50%)等多只個股昨日漲幅也均在5%以上。
對此,興業證券表示:日前工信部發布《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落地,將開啟新能源車發展的大周期,也是近期新能源汽車板塊強勢異動的主要推動力之一。盡管部分個股短期漲幅較大,但從中長期來看,龍頭個股投資價值仍凸顯。
事實上,據記者觀察,除國家層面近期出臺的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辦法》、進一步放寬包括新能源汽車制造在內的12個領域外資準入外,福建、重慶等多地也紛紛出臺新能源汽車相關的鼓勵政策,成為板塊頻頻站上市場風口的有力催化劑。日前出臺的《重慶市新能源汽車路橋通行年費免繳實施細則》規定,新能源汽車2017年至2020年可享受路橋年費免費政策優惠。9月26日,福建省政府也出臺《加快全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促進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福建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0年),指出到2020年,福建省新能源汽車產能達到30萬輛,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800億元。
在國家以及地方新能源汽車鼓勵發展政策頻出的背景下,市場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也有著較好的預期,部分資金在節后便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概念股。54只上市交易的概念股中,有29只個股處于大單資金凈流入狀態,其中江淮汽車(41594.97萬元)、安凱客車(18505.64萬元)、長安汽車(17033.81萬元)、大華股份(12233.49萬元)、東旭光電(11131.78萬元)、大洋電機(6659.51萬元)、亞夏汽車(5699.71萬元)和海馬汽車(5421.93萬元)等8只個股當日大單資金凈流入額較為居前,均在5000萬元以上,8只個股昨日合計吸金11.83億元,后市表現值得關注。
對于新能源汽車整個產業鏈的后市機會,記者梳理券商研報發現,以下三大細分領域被機構長期看好:1.新能源汽車整車,尤其是政策鼓勵扶持的電動物流車投資機會。相關個股如比亞迪、江淮汽車、宇通客車、國機汽車、東風汽車;2.動力
電池及其關鍵原材料鋰資源相關的上市公司,如堅瑞沃能、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天齊鋰業、贛鋒鋰業、洛陽鉬業、華友鈷業等。3.關注估值與業績增速匹配的零部件龍頭。如星宇股份、精鍛科技、東睦股份等。
個股方面,受到機構看好、資金積極搶籌,且昨日強勢漲停的江淮汽車,后市表現仍受到中金公司、興業證券、聯訊證券、國泰君安等多機構的看好,其中,興業證券表示:新能源汽車補助退坡+SUV銷量下滑影響公司上半年的凈利潤,但三費費率均有所改善,長期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將接力短期的重卡旺季行情,看好公司中長期發展,預計2017年-2019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67元、0.78元、0.85元,維持“增持”評級。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