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鋰電產業的火熱,吸引了眾多省份紛紛對其加碼,江西省日前就發布相關文件。而在此之前,已有多家
電池企業在此布局。
江西出臺10條措施發展鋰電產業鏈
5月1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消息,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促進江西省鋰電新能源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做強產業鏈、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加強技術創新等多方面,推動該省鋰電新能源產業實現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
10條政策措施分別為持續做強產業鏈條、加快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強化技術創新驅動、推動循環梯次利用、拓展應用強化牽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強項目規范建設、保障產業安全發展、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和加大要素統籌保障力度。
措施指出,充分發揮省級工業發展專項資金引導作用,遴選一批產業鏈關鍵基礎材料等產業基礎領域重點項目,按照《江西省工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給予不低于200萬元、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的資金補助支持。建立完善鋰電新能源重大項目推進機制,實行省、市、縣三級分類推進,對投資10億元以上且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以上的鋰電重大產業項目,由省直相關部門、產業專班跟蹤推進,其余項目由市、縣分級負責。
支持宜春、新余、贛州打造產業發展核心區,推動項目、技術、資金、人才等資源向核心區集聚,爭取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打造鋰電領域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規上鋰電企業在贛設立研發中心、開展研發活動。依托行業頭部企業在贛生產基地,引入或建立高水平創新平臺。持續開展國家級大院大所進江西活動,大力引進央企來贛建設動力電池檢測中心、溯源和綜合利用平臺、新能源測試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公共配套能力。深化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大院大所科技合作,加強含鋰瓷土礦全要素分離、長石粉高值化、鋰冶煉渣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等綜合利用技術,以及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新型儲能電池及其材料等領域的關鍵技術攻關。
鞏固提升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能力水平,積極引導相關企業申報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提升回收處理工藝、完善流程,形成退役動力電池回收服務、電池組拆包、模塊測試篩選、電池再組裝利用、鋰鈷鎳錳等材料回收的綜合利用全鏈條產業體系,健全鋰電產業全生命周期資源綜合管理,打造鋰電池循環產業鏈。進一步完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制度,強化溯源管理,明確相關方責任和監管措施,為鋰離子電池梯次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鼓勵引導銀行機構在額度、期限、利率等方面對鋰電新能源產業給予精準支持,積極開發適合企業實際需求的“訂單貸”“存貨貸”等產品,更好滿足鋰電企業融資需求。擴大政府性融資擔保覆蓋面,引導省內擔保機構積極服務鋰電企業發展。
鼓勵涉鋰資源開采項目采、選一體化布局,引導使用本地鋰礦的選礦項目在資源所在地就近科學建設。
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支持企業在國內外投資鋰、鈷、鎳等關鍵資源及冶煉項目。加大全省鋰礦資源的調查和勘察力度,提升江西省鋰礦資源供給能力。引導礦山企業提升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綜合利用率,加強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
涉鋰采、選、冶生產企業要做好尾砂、鋰冶煉渣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工作,按照“以消定產”有關要求,制定和落實鋰冶煉渣消納相關方案或措施,對省內鋰云母礦提鋰的鋰冶煉渣和外來礦鋰冶煉渣實行分類管理,防范鉈、鈹、汞、砷和氟化物等環境污染風險。
而早在2022年10月,江西省就曾印發《關于做優做強江西省鋰電新能源產業的若干政策措施》,就進一步提升江西省鋰電新能源產業在全國的優勢地位出臺了10條措施。
多家電池企業已落戶江西
近年來,江西鋰電產業鏈發展迅速,2023年,江西省“新三樣”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出口增長73.5%,占全國出口份額達到4.3%。
之前江西省發展改革委公布的2024年第一批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顯示,第一批588項省重點項目總投資15435.8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059.97億元,涵蓋光伏、鋰電、鋰礦、半導體、電池回收、儲能、低空經濟、綠色新材料等多個領域,涉及寧德時代、比亞迪、欣旺達、天賜材料、贛鋒鋰業、孚能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
鋰電新能源產業方面,宜豐時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鋰渣處理及綜合利用項目、奉新時代陶瓷土(含鋰)礦綜合利用項目選礦廠及尾礦庫工程、奉新時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鋰電材料項目和宜春時代新能源礦業有限公司4500萬噸年陶瓷土含鋰礦采礦項目等四個項目在列。
此外,九江天賜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75500噸鋰電基礎材料項目、江西贛鋒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期15Gwh新型動力電池項目、豐城贛鋒鋰業有限公司鋰電新能源材料項目(一期)和宜豐國軒鋰業有限公司利用鋰云母年產提煉5萬噸礦物新材料項目等鋰電新能源項目也計劃于今年建成投產。
此外,欣旺達南昌經開區源網荷儲一體化零碳智慧產業園項目、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年產30GWh新能源電池項目等新材料項目也都榜上有名。
綠研院注意到,憑借豐富的鋰礦資源,江西省先后引進了寧德時代、比亞迪、蜂巢能源、贛鋒鋰業、國軒高科等一批投資超百億元鋰電頭部企業重大項目,國內動力電池十強企業中一半以上都已落戶江西。
僅今年5月,就有多個關于江西鋰電產業進展的消息:寧德時代于5月9日與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推動新能源在電動重卡及其他領域多種場景中的推廣和應用,共建高速服務區充換電網絡,積極發展分布式光伏及儲能系統。
5月13日晚,江特電機發布公告,公司近日收到自然資源部頒發的茜坑鋰礦《采礦許可證》。公告顯示,茜坑鋰礦位處江西省宜豐縣,該礦區屬于典型的蝕變花崗巖型鋰云母型礦床,在已探明的世界鋰云母型礦床中鋰含量處于較高的水平。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江西宜新贛鋰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含新材料技術推廣服務、電池制造、智能基礎制造裝備制造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贛鋒鋰業、國軒高科旗下宜春國軒、騰遠鈷業、九嶺鋰業等共同持股。
可以預見,不光江西,未來將會有更多省份發力鋰電產業!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