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交所公布對京陽科技主板IPO終止審核的決定,直接原因是公司及保薦機構海通證券撤回申報/保薦。
據悉,其IPO申報于2023年3月3日獲得受理,3月31日收到首輪問詢并已經完成了回復。
據招股書披露,京陽科技本次IPO擬募資12億元,用于投建10萬噸/年新能源鋰
電池材料前驅體項目。項目選址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經濟開發區,計劃建設周期為2年。
專注針狀焦生產和銷售
公開資料顯示,京陽科技成立于2014年10月,公司產品線涵蓋符合鋰電池負極、石墨電極需求的針狀焦。2020-2022年度,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28億元、14.58億元、17.93億元,扣非后的凈利潤3563.26萬元、2.73億元、3.02億元。報告期內,公司的經營業績整體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并已形成一定規模。結合所處行業的發展態勢、公司下游需求負極材料、石墨電極將呈現長期穩定增長的趨勢,公司處于擁有行業龍頭競爭地位的供給和競爭格局中。
據了解,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于針狀焦(油系)的生產與銷售。根據原料來源不同,針狀焦可以分為以燃料油、瀝青等為原料的油系針狀焦和以煤焦油瀝青為原料的煤系針狀焦。
2020-2022年度,公司報告期內針狀焦產量分別為10.20萬噸、13.48萬噸和12.84萬噸,在國內油系針狀焦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31.28%、16.81%和15.02%(國內油系針狀焦產量數據來源于百川盈孚數據庫),未來,隨著公司募投項目“10萬噸/年新能源鋰電池材料前驅體項目”建成投產,公司針狀焦的市場占有率有望進一步提高。
2020-2022年度,其針狀焦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1.96%、70.84%和74.12%,毛利占主營業務毛利的比例分別為29.79%、62.25%及68.42%,主要收入和利潤依賴于針狀焦產品。公司針狀焦主要銷售至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電極等下游客戶。
大客戶包括璞泰來、貝特瑞等
據了解,京陽科技負極焦主要系鍛前針狀焦,部分對品質要求較高的負極客戶向公司采購鍛后針狀焦用于生產高端負極材料。公司是國內針狀焦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針狀焦主要用于生產高端負極材料和高品質石墨電極,主要客戶系負極和石墨電極領域中的頭部企業,如璞泰來、貝特瑞、中科電氣、方大炭素、易成新能、吉林炭素、遼寧丹炭等。
據了解,針狀焦品質的優劣及其穩定性直接影響了負極材料和石墨電極的品質,因此其對針狀焦的技術指標以及品質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要求亦相對較高。公司優質的客戶,體現了公司產品品質優勢。
京陽科技招股說明書提到,依托核心產品針狀焦,已與負極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璞泰來、貝特瑞、中科電氣、凱金新能源以及石墨電極領域的方大炭素、易成新能、吉林炭素、遼寧丹炭、揚帆碳素、揚子碳素、士達炭素等國內大型石墨電極生產企業均實現了長期穩定的良好合作關系。
公司高端針狀焦產品除滿足國內知名客戶需求外,還出口至日本、美國、俄羅斯、印度等國家,是國內針狀焦企業中為數不多的可以出口高品質針狀焦的企業。
公司2020-2022年度第一大客戶璞泰來與其控制的福建廬峰合計控制公司4.51%的股權。同時,負極材料頭部客戶中,公司報告期內負極焦對璞泰來的銷售占比較高,分別為70.70%、65.06%和61.57%
2021年3月,京陽公司與公司2022年第四大客戶貝特瑞合資成立以針狀焦為原料生產負極材料的一體化新能源公司——瑞陽新能源。瑞陽新能源整體規劃年產12萬噸負極針狀焦生產線和年產8萬噸人造石墨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線。其中,第一期項目系年產6萬噸負極針狀焦生產線和年產4萬噸人造石墨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線,2023年6月26日,瑞陽新能源項目一期正式投產;第二期項目系年產6萬噸負極針狀焦生產線和年產4萬噸人造石墨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線,該項目建設進度將根據第一期項目投產后的運行情況進行安排。
有業內人士認為,京陽科技IPO終止的主要原因可以是行業整體產能過剩,雖然這一點無法確定,但是,在其之前,也有多家企業終止了上市進程,僅去年12月,就有蜂巢能源、長信化學、益大新材的IPO終止。此外,今年1月17日,主要從事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回收利用及鋰電池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加工服務的吉銳科技主動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創業板IPO申請狀態變為終止。
總之,上市對于一家鋰電企業的整體發展是很有幫助的,但在這之前企業也要多進行考察和分析,以免以失敗告終!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