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億緯鋰能微信公眾號
1月19日,億緯鋰能全資子公司億緯動力舉行了荊門圓柱
電池產品線擴建投產儀式。
該擴建項目于2020年8月18日開工,僅耗時5個月,產線采用國際先進的生產和檢測設備,實現全流程自動化操作,穩定高效。投產后公司年產能規模從2.5GWh提升至5GWh,年產數量可達4.3億顆,將有效緩解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并穩步提升市場占有率。
公開資料顯示,億緯動力2012年落戶荊門,已擁有先進生產基地一區、二區、三區、四區,規劃總產能37GWh,預計到2022年,銷售額可突破100億。公司是鋰電池行業少數同時擁有方形、軟包、圓柱電池及電源系統開發全面解決方案的鋰電池創新企業。
為了提高軟包電池競爭力,去年12月9日,億緯鋰能公告透露,2020年12月5日,億緯動力香港與SKI簽署了《合資經營合同》,億緯動力香港以自有及自籌資金出資3.66億美元,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30%。合資公司的產品生產規模(以電池芯為準)定為年生產量27GWh的水平。
公司稱,合資公司的生產規模由年生產量20GWh變更至27GWh,公司向合資公司的出資比例由50%變更至30%,即公司擬出資建設的動力電池產能規模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公司均衡資源,在動力電池多個技術方向積極進行產能布局,持續優化公司產品結構。
此外,結合目前該項目的實際情況及未來經營發展規劃,擬將投資主體變更為公司子公司億緯動力的全資子公司億緯動力香港。
資料顯示,2019年9月26日,億緯鋰能董事會通過議案,公司和子公司億緯亞洲有限公司擬與SKI簽署《合資經營合同》,合資建設20~25GWh動力電池產能,以積極推進公司在新能源電池領域的發展。其中,公司或億緯亞洲有限公司擬以現金出資5.25億美元,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50%。
而創立于2001年的億緯鋰能專注于鋰電池的創新發展,公司的主要業務是消費電池(包括鋰原電池、小型鋰離子電池、三元圓柱電池)和動力電池(包括新能源汽車電池及其電池系統、儲能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億緯鋰能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國內裝機量排名第六,達到0.583Gwh,其中,軟包三元電池產能釋放貢獻業績。公司圓柱電池產能有望在今年達到8-9GWh。
而為加速拓寬鋰電應用市場,補充公司圓柱電池產能,擴大市場份額,近日,拓邦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子公司通過股權轉讓和增資的方式收購泰興市寧輝鋰電池有限公司83.5%股權的議案》,同意公司全資子公司拓邦鋰電使用自有或自籌資金1,540萬元收購泰興市寧輝鋰電池有限公司(簡稱“寧輝鋰電”)70%的股權,并對目標公司增資1800萬元,目標公司注冊資本從2200萬元增加至4000萬元。本次交易完成后,拓邦鋰電將持有寧輝鋰電83.5%的股權。
公告顯示,寧輝鋰電主要從事圓柱形鋰離子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儲能電源、動力電池組的研發、組裝和銷售;電池、電池材料、電池配件的銷售等業務。
據了解,近年來,電動工具市場、電動自行車市場對于鋰電池的需求大幅攀升。
電動自行車市場方面,2019年4月,電動自行車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正式實施,鉛改鋰”成為趨勢,帶來了鋰電池需求的大幅增長。
研究機構EVTank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動兩輪車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顯示,隨著新國標的推行以及鋰離子電池成本的快速下降,鋰電池在電動兩輪車中的滲透率將快速提升。2019年,鋰電電動兩輪車產量為615萬輛,整體滲透率為16.2%,比2018年提高了4.2個百分點,到2025年,這一比例預計將提升到56.4%,帶動的鋰離子電池需求量將達到40.5GWh。
白皮書中預計中國電動兩輪車的產量在2025年將達到6558萬輛,行業的年均增長速度接近10%。
電動工具市場方面,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介紹,全球電動工具用鋰電池出貨量近年來增長迅速,2019年出貨量從2011年的1.2GWh攀升至11GWh,為2011年出貨量的9.17倍。吳輝預計,電動工具電池供應緊張情況或將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
億緯鋰能也將一部分產能轉向了電動自行車、電動工具等領域。億緯鋰能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曾表示,荊門圓柱產品線新建產線二期項目擬生產的產品為18650型圓柱電池,面向電動工具市場、電動兩輪車市場。而億緯動力產品也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船舶、儲能、電動工具、電動兩輪車等市場領域。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