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馬集團董事,負責生產的齊普策先生
華晨寶馬15周年慶無疑是近來刷爆汽車圈的大事件。無論對寶馬與華晨本身的合作而言,還是對中國汽車行業未來的深遠影響,誓言“In china for china for the world”的寶馬都在中國開啟了新的篇章。
寶馬強化對華承諾,布局中國市場的舉措包括:華晨寶馬合資協議將延長至2040年;新增投資30億歐元,用于現有及新增生產設施建設項目;未來三到五年內,華晨寶馬年產能將增加至65萬輛,新增5000個工作崗位。
與此同時,寶馬也“吃”下了中國汽車產業合資股比放開的第一口“螃蟹”:“寶馬公司是中國政府放寬汽車行業外商來華投資股比限制后的首個受益者,可以說是‘一馬當先’。”按照寶馬在其全球官網發布的公告,“寶馬集團在華晨寶馬中持股比例擬將提升至75%。”
寶馬與華晨邁出了一小步,中國汽車產業前進了一大步。
在當日寶馬集團中國戰略協議簽字儀式暨華晨寶馬鐵西新廠開工儀式的現場,親手將極具承前啟后意味的新工廠“時間膠囊”封存后,寶馬集團董事,負責生產的齊普策難掩激動之情。
以至于在活動結束后的采訪環節中,頗具氣場的齊普策握緊拳頭,用力揮舞了一下后,眼神堅毅的直視與會媒體說到:“寶馬絕不僅僅是將中國作為銷售市場,未來,中國將是寶馬全球體系內不可或缺的生產制造基地和研發中心。”
齊普策說,這是“In china for china for the world”的真正含義:在中國,為中國,放眼全球。
“沈陽造”iX3出口全球真相:變中國為寶馬全球基地
作為寶馬電動化進軍核心品牌的開山之作,承載全新“第一戰略”深化落地重任的BMW iX3對與會媒體而言并不陌生,其將在2020年沈陽國產的消息也很熟悉——今年7月在中德兩國政府高層見證下,寶馬與華晨簽訂了一攬子框架性協議,就包含了此項內容。
要知道,過去二十多年,合資生產汽車都是為了贏取國內市場,盡管也有合資產品小批量出口的試水,但還沒有任何一輛國產車型是真正面向全球的。“‘沈陽造’BMW iX3將出口全球可以說是一次全新的開始。”齊普策說。
他介紹到,“寶馬正在為鐵西工廠增加一個新廠區。鐵西新廠、已投產的發動機工廠和動力
電池中心將讓鐵西生產基地到達完美狀態。我們的生產線高度靈活,可以快速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需要時可以100%生產純
電動車型。”
而除了擁有兩座整車廠,華晨寶馬一年前就建立了自己的動力電池中心,今年5月動力電池中心的二期工程已經動工,建成后將生產配備BMW第五代電力驅動技術的新型動力電池,裝備于純電動BMW iX3。
從1991年加入寶馬算起,齊普策已經為寶馬服務了27年,并深耕生產制造領域。他告訴大家,寶馬握在手里的秘密武器是“柔性生產線”,這一技術能夠實現純電動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傳統內燃機車型的并線生產。
在采訪媒體求知欲十足的眼神示意下,齊普策進一步解釋到,目前,鐵西和大東兩座整車廠均可實現傳統能源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共線生產,能夠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對兩種驅動系統的車型進行車身連接和總裝等流程。
▲華晨寶馬鐵西新工廠奠基
“未來,鐵西新廠和升級改造后的大東工廠均能夠實現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油車的共線生產,甚至能夠根據市場需求100%生產純電動汽車。”
齊普策還透露了一個至關重要的細節,“鐵西新廠將通過BMW iX3開始柔性生產體系,同時,寶馬正在全球推進同樣的理念,不管在德國、中國還是美國的汽車廠,都在推進柔性生產體系。”
與生產制造的寶馬“沈陽基地”相呼應的是,在研發領域,寶馬也希望把中國打造成全世界的研發中心。
“我們在沈陽的研發中心聚焦新能源領域,上海研發中心則關注數字服務及自動駕駛。寶馬集團攜手BAT等中國創新企業,推動中國創新發展。寶馬加入百度Apollo項目,與中國市場保持一致,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進程; 與騰訊和阿里巴巴合作,為精通數字科技的中國客戶建立一個無縫互聯的數字生態系統。”
齊普策說,這樣的規劃布局既考慮汽車行業總體的狀況,也考慮到寶馬自身的戰略需求,這在汽車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背景下至關重要。
高度靈活成本可控 應對全球汽車市場新變局
“雖然汽車行業出現增速放緩的現象,但是寶馬的規劃布局既考慮汽車行業總體的狀況,也要考慮到自身的戰略需求。”
以中國為例,齊普策介紹到,2018年開啟了“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產品攻勢。”寶馬集團計劃在中國共推出16款新車型,以期在趨于新常態的中國市場實現高個位數的穩步增長。
在產品層面,寶馬今年推出了BMW X3,接下來馬上要推出來新3系。而在在美國斯帕坦堡工廠,寶馬也推出了BMW X7,還有即將上市的X5……“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我們的產品也在更新換代。”他說。
以華晨寶馬15周年慶為契機,寶馬堅定履行對話承諾,在這個開啟新篇章的慶典儀式上,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帶隊,與會的寶馬集團董事除了齊普策外,還有寶馬集團董事,負責企業財務和中國事務的彼得博士。
事實上,寶馬集團高層“組團”來華次數之多、之頻繁在業內實屬罕見,以中國市場作為全新“第一戰略”中電動化觸角的核心落點,寶馬在全球正在謀劃一盤旨在“開啟下一個100年”的大棋。
齊普策笑到,“我們都是空中飛人。”他告訴汽車頭條App,寶馬不只在沈陽加大了投資,在世界范圍內我們都在加大投資。“明天我們就要出發去匈牙利,簽約那里的新廠建設,明年在墨西哥我們也有新的動作。”
他表示,在全球各地工廠的投資,反應了寶馬對未來的信心和承諾。
“未來的市場對動力總成的需求更加多樣,所以我們工廠的生產體系和布局必須體現這點。”齊普策直言,就像此前提到的全球“柔性生產線”未來布局,其另一層意義就是:保證電動產品適當的利潤率。
“要保證電動汽車仍然有適當的利潤率,很大程度取決于最初生產體系的設計,確保成本控制。”齊普策指出,除此之外電驅系統的成本控制非常重要。比如,寶馬在任何一個地區做電動車開發,與電驅系統相關的零部件供應商合同都是長期的。
“因為通過一個長期穩定的合同,才能保證將電動汽車零部件的成本降到最低,不管在中國、歐洲、北美地區都是這樣。未來電動汽車的競爭中,良好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競爭優勢。”齊普策對寶馬在中國大電動化雄心信心十足,“你要清楚,我們在華合資企業--華晨寶馬在過去15年中已經做出了表率。”
一場走向世界的共贏和多贏
中國市場在寶馬集團全球戰略中占據重要地位,進入2018年,寶馬集團在中國的發展可圈可點,核心業務和前瞻布局均表現出色。數據顯示,2018年前八個月,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累計銷售400,013輛BMW和MINI汽車,同比增長4.2%。
這僅僅是過去15年中寶馬在華發展的一個縮影,毋庸置疑的是,華晨寶馬是BMW品牌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市場上持續成功的基石,國產車型對BMW在華銷售的貢獻超過三分之二。
“華晨寶馬的成功不僅是企業自身的成功,還為當地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做出了貢獻。”齊普策介紹,作為沈陽最大納稅企業,公司2017年納稅240億元,創造18,000個工作崗位。華晨寶馬已經在中國發展了350多家零部件供應商,其中近四分之一位于遼寧,促使遼寧建立起完善的產業上下游供應鏈。
“華晨寶馬每年整體零部件的采購量價值近300億人民幣,未來我們還將進一步拓展本土供應商的數量,尤其會進一步提高在遼寧省的零部件采購量。”
更直觀的例證是:“即便是發動機這樣重要的零部件,我們都已經實現了國內供貨,在國內擁有自己的動力總成工廠;還有車身等一些最主要的零部件,都是由國內供應商體系為我們提供保質保量的供應。整體算下來,有超過50%零部件都能夠實現本地供貨。”
▲華晨寶馬鐵西新廠破土動工
齊普策進一步補充到,在供應商選擇方面,寶馬有嚴苛的標準,并不在乎規模,更看重的是經驗和能力。選擇供應商的標準包括質量、“零缺陷”理念、次級供應商管理、可持續發展、柔性生產體系、社會責任,以及成本效率。能夠準時交付,滿足寶馬高標準的供應商才能入選。
也正是在這樣的“寶馬標準”催生下,“過去15年中,華晨寶馬一直在培養本土供應商不斷的成長和發展,其中有一些已經成為世界級的行業領袖,像寧德時代,沈陽名華都是非常好的案例。”
其成果赫然在目:“目前寧德時代已經成為汽車電芯領域世界級的高科技企業,還在德國投資建廠,并向全球市場供應產品;還有沈陽名華,是華晨寶馬在沈陽的第一家本土供應商,其已經進入寶馬全球供應鏈體系,并跟隨寶馬走出國門,在美國和墨西哥建廠。”
“在華晨寶馬長達15年的飛速發展歷程中,已有無數中國供應商企業得以共同成長、充分發展。”齊普策表示,“這是寶馬帶領中國供應商走向世界,實現共贏和多贏的故事。”
談到故事,改革開放40年、加入WTO近17年、華晨寶馬15年,這是一段沐浴在春風里勠力同心、攜手奮進的故事,是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中國汽車行業的歷史。
攜手合作伙伴,寶馬的承諾是,“將為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采訪接受尾聲的時候,齊普策略顯放松的告訴大家,“我很榮幸,能見證寶馬‘在中國,為中國’的歷史,能參與進寶馬‘在中國,為中國,放眼全球’新征程!”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