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汽集團在泰國的合資公司SAIC Motor-CP與名爵銷售公司MG Sales (Thailand)宣布,其在東盟的首家
電池生產工廠正式開業。該工廠位于上汽集團在泰國春武里府的“新能源產業園”一期園區,預計年產量將達到5萬塊CTP
電池,預計將于2024年正式投產。
該工廠的投資額達到500萬美元(約合3659.7萬元人民幣),將采用先進的CTP技術和新型電池技術。工廠由兩大主要區域構成:第一部分為電池組裝區,采納了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第二部分為電池測試區,涉及60多個標準的質量檢測項目。按照設計,該廠年產能達到5萬塊電池,產品質量與全球標準對齊。
電池聯盟注意到,除了上汽集團,國軒高科、億緯鋰能、蜂巢能源等電池企業,以及比亞迪、哪吒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奇瑞汽車、廣汽埃安等中國車企也紛紛在泰國投資建廠或宣布“落子”計劃。
電池企業方面,去年12月15日,國軒高科與泰國PTT集團旗下能源解決方案公司Nuovo Plus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合資成立泰國新國軒有限公司(暫定名,以下簡稱泰國新國軒),專注電池模組及Pack產品的設計、開發、制造、銷售和出口,共同探索東盟新能源市場,致力于打造電池出口東盟基地。根據規劃,泰國新國軒計劃于泰國東部經濟走廊地區建設鋰離子動力電池的Pack生產線,預計2023年第四季度投產。
今年7月,億緯鋰能攜手泰國能源公司Energy Absolute成立合資公司,并計劃以該合資公司為實施主體,建設至少6GWh的電池生產基地,專注動力儲能電池及Pack產品的設計、開發、制造、銷售,同時積極合作開拓泰國及東南亞市場的電動汽車和儲能業務。
同在7月,蜂巢能源在泰國春武里府是拉差市舉行儀式,宣布其泰國工廠正式開工建設。據悉,蜂巢能源泰國工廠由蜂巢能源全資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泰國)有限公司負責落地事宜。該公司將首先著眼于滿足乘用車市場需求,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快速融入泰國市場,為當地客戶提供本土化電池配套服務。工廠預計2023年年底完成建設,預計產能為每年6萬套模組Pack。
10月11日,蜂巢能源官微發文稱,10月10日,蜂巢能源旗下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泰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蜂巢(泰國)公司”)與國際能源巨頭Banpu(萬浦)的子公司Banpu NEXT在常州金壇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Banpu NEXT將入股蜂巢(泰國)公司,股份占比為40%。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車載動力電池、2-3輪車電池、儲能、回收等多個領域的開發、生產、銷售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拓展東南亞新能源市場,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合作。
車企方面,去年10月,比亞迪首次面向泰國市場發布電動汽車ATTO 3,并于同年11月開始銷售。至2023年2月底,ATTO 3在泰國已注冊上牌3000輛,占泰國純電動汽車注冊量的近10%。目前,比亞迪已在泰國交付了超過1萬輛ATTO 3電動汽車。
今年3月,比亞迪在泰國羅勇府為其首個海外乘用車生產基地舉行奠基儀式。該基地位于羅勇府偉華工業園內,占地面積近600萊(1萊約1600平方米),預計2024年開始投產,年產能約15萬輛。
同在3月,哪吒汽車宣布泰國生態智慧工廠奠基,這將成為哪吒汽車打造右舵電動汽車、出口東盟的主要制造基地,預計2024年1月底投產,建成后年產能將達到每年2萬臺。這不僅是哪吒汽車首個海外工廠,也是中國造車新勢力在泰國建設的首家工廠。
4月,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透露,中國汽車制造商長安汽車將投資2.85億美元(約合20.86億元人民幣)在泰國建立一家工廠,每年生產10萬輛電動汽車。
5月,長城汽車(泰國)公司總經理Narong Sritalayon表示,長城汽車計劃投資至多3000萬美元(約合2.20億元人民幣)在泰國新建電池包裝配廠,還考慮在泰設研發中心,可從事電池動力皮卡的研發工作。
Narong還表示,長城汽車計劃明年開始在泰國生產歐拉好貓(Ora Good Cat)電動汽車,并將尋求在當地采購電池組等更多部件。據悉,電池組裝配設施可能需要5億至10億泰銖(約合1.01億元-2.02億元人民幣)投資,具體規模取決于預計將在未來6個月內敲定的計劃。
長城汽車方面還稱,初始階段,電池制造商蜂巢能源將在泰國生產電池包,“根據需求和泰國政府的支持,該設施可通過增加投資升級為生產電芯”。
在9月18日舉辦的東盟汽車產業合作發展論壇中,奇瑞國際副總裁許青松提到,奇瑞汽車計劃在2024年上半年進入泰國市場,第一款車將是一款純電車型。
廣汽集團董事會于10月26日,同意控股子公司廣汽埃安泰國工廠建設項目的實施,項目總投資約為23.258億泰銖(約合4.69億元人民幣)。
那么,中國企業到泰國投資的目的和優勢是什么呢?
資料顯示,泰國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出口國,也是僅次于印尼的東南亞第二大汽車銷售市場。汽車行業是泰國經濟的重要貢獻者,約占該國GDP的10%,并為制造業提供就業機會。
近年來,泰國開始加快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2021年,泰國政府出臺了“30·30”政策,提出到2030年國內生產的汽車將有30%為零排放車,到2035年零排放車將達到135萬輛。
政府先后出臺
電動車降稅補貼、關稅豁免等一系列舉措。從2022年6月開始,泰國純
電動車的稅率從8%降低到了2%,另外,每輛純電車還有最高15萬泰銖(約合人民幣3.03萬元)的購車補貼。
目前,泰國已經成為中國車企輻射東盟市場的主要基地。蜂巢能源曾表示,泰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90%為中國品牌。可以預見,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新能源車企、電池產業鏈企業到該地投資發展!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