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汽車動力
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2021年5月的動力
電池月度數據。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13.8GWh,同比增長165.8%,環比增長6.7%。其中三元電池產量約5GWh,占總產量36.2%,同比增長62.9%,環比下降25.4%;磷酸鐵鋰電池產量8.8GWh,占總產量63.6%,同比增長317.3%,環比增長41.6%。
值得注意的是,1-5月,磷酸鐵鋰電池產量累計29.9GWh,占總產量50.3%,同比累計增長360.7%,超過了三元電池的總產量。
裝車量方面,5月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4.5GWh,同比上升458.6%。今年前5個月,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累計17.1GWh,占總裝車量的41.3%,同比累計上升456.6%。
中金公司在其最新研報中指出,預計未來磷酸鐵鋰電池的滲透率有望提升至45-50%。不僅如此,海外市場上,包括特斯拉、大眾、蘋果等巨頭都表示開始考慮未來將在其新能源車型上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可能性。
國內外企業入局磷酸鐵鋰電池
有知情人士日前透露,國產特斯拉Model Y計劃7月推出磷酸鐵鋰電池版車型,該車型將搭載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其實早在去年9月,特斯拉(上海)工廠制造的Model 3就已采用了磷酸鐵鋰電池,更新后的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在國標工況法下綜合續航里程達到468km。
另有消息稱,為了降低電池成本,特斯拉正與億緯鋰能就供應磷酸鐵鋰電池進行協商。
今年3月舉辦的Power Day上,大眾表示,大眾在電池布局上,涵蓋了磷酸鐵鋰電池、高錳電池、鎳鈷錳三元電池以及固態電池。
“磷酸鐵鋰電池最大的優勢是成本較低,續航里程方面稍微有些劣勢,但由于其技術成熟且經過充分驗證,因此對于低續航里程的車型來說是非常有前途的技術。”大眾認為。
據悉,大眾集團計劃于2023年量產比目前成本低50%的 “標準電芯”,入門級車型將使用磷酸鐵鋰電池。
還有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正在與中國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就動力電池供應一事進行談判,該公司傾向于為其即將推出的電動汽車搭載磷酸鐵鋰電池,原因是磷酸鐵鋰電池的生產成本和原材料的價格都很低。
看好巨大的市場前景,國內的多家企業也在進行磷酸鐵鋰電池的布局和擴產。
6月8日,中核鈦白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一期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的產品均為電池級磷酸鐵鋰。目前,該項目已經進入辦理環評、土地使用權及項目設計的最后階段,計劃在2021年三季度正式開工。這個總投資達121.08億元的項目,主要建設磷酸鐵鋰生產線及配套設施,合計年產50萬噸磷酸鐵鋰。
6月10日,林洋能源公告,公司擬與億緯鋰能全資子公司億緯動力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江蘇億緯林洋儲能技術有限公司。合資公司投資不超過30億元建設年產10GWh的儲能電池項目,主要生產磷酸鐵鋰電池。
工信部日前曝光多款重磅車型申報圖,其中小鵬汽車N5搭載最大功率為155千瓦的驅動電機,并配備磷酸鐵鋰電池。
此外,國內乘用車中熱銷的比亞迪·漢、宏光MINI EV、小鵬P7都有磷酸鐵鋰版本。業內人士表示,通過近兩年的技術革新,目前磷酸鐵鋰電池400至600公里的續航里程已能夠滿足絕大部分乘用車車主的需求,價格方面也更具優勢。
磷酸鐵鋰電池未來或超三元鋰電池
汽車動力電池有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兩大主流技術,兩者的區別在于電池正極材料不同。三元電池雖然有能量密度高,續航里程長等優點,但其熱穩定性較差,對電池管理系統的要求非常高,在高溫條件下容易自燃。相比之下,磷酸鐵鋰則具有安全、能量密度大、循環壽命長、自放電率小、無記憶效應的優點。
出于成本及安全上的考慮,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份額正在加大,磷酸鐵鋰市場逐步升溫。另一方面,隨著新能源財政補貼的退坡,電池成本成為企業競爭的主要因素。據介紹,磷酸鐵鋰電池成本比三元電池低15%,于是,越來越多的車企選擇磷酸鐵鋰電池作為控制汽車成本的手段之一。
據川財證券預測,到2025年,全球5G基站、新能源汽車以及可再生能源并網為磷酸鐵鋰提供的空間將超1萬億元,國內市場空間也將達到6000億元,市場空間十分廣闊。有國際市場調研機構預測,磷酸鐵鋰電池有望在未來十年內超過三元鋰電池,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總之,從裝車量來看,當前三元鋰電池仍具優勢,不過未來隨著特斯拉、小鵬汽車等車企推出越來越多配置磷酸鐵鋰電池的車型,磷酸鐵鋰電池的裝車量或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進而推動磷酸鐵鋰電池原材料等全產業鏈的快速發展。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