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作者:上海證券,馬永正、陳凱)
一、行業概述:鋰電池核心部件,高壁壘強需求鑄就長坡厚雪賽道
鋰電結構件是鋰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
鋰電池精密結構件是保護電芯安全的結構件。鋰電結構件是鋰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外殼(鋁/鋼殼)和蓋板(頂蓋)以及連接片等, 對鋰電池的安全性、密閉性、能源使用效率等具有直接影響,能有效降低鋰電池爆炸危害性,同時起到傳輸能量、承載電解液、固定支承電 池等作用。鋰電結構件是鋰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隨鋰電池應用于終端的新能源汽車、儲能及消費電子領域,我們認為當前主要終端產業 依舊處于高速發展周期,因此對配套鋰電結構件的帶動使其成為長坡厚雪的優質賽道。
鋰電池封裝形式對配套結構件有重要影響
鋰電結構件需要針對不同封裝方式進行定向配套。封裝形式是指單體鋰電池的形態結構,不同的封裝形式對應不同的工藝制程,也對應需要不同形態的精密結構件;按照封裝形式來劃分,鋰電池可以分為方形、圓柱與軟包三種形態。由于不同封裝形式的電池結構件生產工藝 差異大,設備和模具不通用,因此電池結構件企業通常會專長特定技術路線,領先的電池結構件企業綁定優質客戶,同時也會根據下游客 戶采取生產基地配套及重點地域覆蓋戰略。
新能源汽車龐大需求量級+動力電池架構&材料革新驅動鋰電結構件創新
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高增長為配套產品帶來基礎需求支撐。從終端需求來看,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車市火熱依舊。進入2023年,中 國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速達到37.9%,總銷量約949.5萬,同年本土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來到35.2%。相比之下,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則實現 了約1465.3萬銷量,同樣實現了較高的增速。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龐大的市場量級和較快的增速是支撐鋰電池配套產品需求的重要保障。
新能源汽車電池架構及內外材料持續革新或將成為鋰電結構件發展機遇。新能源汽車高壓化、動力電池集成化需求持續推動電池包結構調 整,與此同時,在終端應用對電池比能量持續提升的背景下,針對正負極材料、隔膜及電解液行業內各公司都在持續探索更具適配性的高 比容量材料。由此,我們認為電池包結構的調整優化和電池內部新材料(如電解液、隔膜)的革新或將對電池殼體及蓋板的性質、功能等 多方面提出全新需求,從而帶動鋰電結構件廠商持續創新并強化上下游間的合作關系。
二、外殼&蓋板:小器件大功能,確保電池的高效&安全運轉
殼體-電芯外部的固定支撐,受封裝路線影響以方殼為主
電池殼體起到對內部電化學系統固定和全密封作用。在電池的運作系統中,由正極、 負極、隔膜和電解液組成的電芯置于殼體內,殼體需要應對在充放電過程中產生的內 部氣體壓力,且電芯膨脹產生的膨脹力也會作用于與電芯接觸部位的殼壁部分,因此 電池殼的結構強度必須足以抵抗電芯膨脹力而不能發生破裂,同時反作用力又會對電 芯起到固定作用,這個反作用力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到電池內部的電化學反應。當 前行業對電池的能量密度、安全和循環壽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使用高比能量的電 極材料外,降低電池殼體的質量、提高其強度和散熱性能也成為重要的解決方案。
殼體形式受封裝路線影響,當前方形路線具有絕對的市占率。過去幾年,方形電池因 電芯結構創新和模組/Pack創新帶來的能量密度提升和體積利用率提升逐漸占據了主 流地位。以動力電池為例,根據IHS、GGII數據顯示,2021年方形電池路線在全球和 中國均為最主流的封裝路線。以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為例,雖然兼具方形和軟包方案, 但方形產品均占其90%以上的份額。相比之下,日韓企業則更專注于其他路線,如松 下(圓柱 100%)及SKI(軟包 100%)。而隨著下游恒久不變的能量密度、安全性、 快充性能提升要求下,疊加電池技術持續迭代,在成本、能量密度等方面有一定優勢 的大圓柱電池或將對市場格局產生新影響。我們認為,隨著新能源產業鏈的持續完善 和電芯技術的革新,其推動的終端封裝路線格局變化在未來或將持續影響鋰電結構件 的供應格局。
蓋板-鋰電結構件的核心,構成復雜
蓋板是鋰電池封裝的重要部分。鋰電池結構件蓋板的主要功能是保護電池芯,防止電池內部的化學物質泄露,避免外部環境對電池的影響。 以方形鋰電池為例,其頂蓋主要由蓋板、正負極極柱、注液孔、翻轉片、防爆片等10余種元器件組合而成。作為將帶有電芯的殼體密封, 將內部能量輸出,并保證電芯安全的關鍵部件,動力電池頂蓋的制造工藝復雜度遠高于殼體,其制造工藝對鋰電池的安全性、密閉性、能源使用效率都具有直接影響。
三、行業解讀:三大壁壘深挖護城河,強需求推進國產替代
資金壁壘-重資產投入+規模效應筑起資金壁壘
行業具有典型的規模效應,龐大的設備、廠房等固定資產及流動資金投入提高了進入壁壘。在新興的動力鋰電池精密結構件領域,單套生 產設備的資金投入巨大,需要在生產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使得固定成本得到有效分攤,并推動邊際生產成本逐步下降;且若下游客 戶是知名企業,一般會與供應商約定一定的付款賬期,這對供應商的流動資金管理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此外,我們認為就近采取生產基 地配套以及重點地域覆蓋也是鋰電結構件廠商競爭實力的體現,能夠強化同客戶長期穩定的供應鏈合作關系。
技術壁壘-終端產品創新驅動上游鋰電結構件廠商緊密跟隨
鋰電池結構創新層出不窮,緊跟終端客戶提升自身創新能力是核心競爭能力的體現。精密結構件行業綜合了金屬材料、機械工程學、化學、 機電、精密控制等多種學科的技術,需要積累深厚的行業經驗后才能和下游客戶進行良好的對接和配合,因此較高的綜合技術積淀造就了 較高的行業技術壁壘。近年來由于電池安全問題的限制,三元電池比能量難以大幅度增長,因此行業轉向了電池結構創新。當前,各大主 流電池廠均有自主掌握的創新電池產品。我們認為各大電池廠持續的創新嘗試同樣也會對結構件的各項性質、結構形式提出新的要求。
儲能電池-行業規模增勢迅猛,本土廠商繼續主導市場
儲能電池行業進入穩增長期,中國企業主導市場。根據國際電池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 達到185GWh,同比增長53%,且在出貨量排名前十的公司中中國企業占據8席,全球市場份額占比為89.2%。
加快全球進程,本土廠商持續推動創新以求破局。面對當下全球日益增長的儲能電池需求和更高的利潤空間,本土儲能電池企業正積極規 劃出海。與此同時,為打破儲能電芯產品同質化競爭的局面,已有多家電池企業在不斷探索出更安全、更長壽命、更具性價比的差異化產 品。我們認為,本土電池廠的產品創新和海外布局或將推動鋰電結構件產品的新一輪升級并帶動新需求。
競爭格局-近水樓臺,本土結構件廠商卡位頭部電池&整車廠
大市場大終端,本土鋰電結構件廠商有望加速擴張。據工信部消息,2023年我國鋰電池產業延續增長態勢,根據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企業 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全國鋰電池總產量超過940GWh,同比增長25%,行業總產值超過1.4萬億元,同時出口總額達到4574億元,同比增 長超過33%。本土鋰電結構件廠商也在卡位領先的鋰電&整車廠基礎之上逐步打入海外知名廠商供應鏈尋求國際影響力,科達利和震裕科技 有較高的市占率,金楊股份等公司也在持續滲透。與此同時,軟殼路線,關鍵材料鋁塑膜的國產替代加速推進,日本廠商主導市場的格局 將在未來發生改變。
汽車等終端變革及鋰電產業出海助力本土鋰電產業鏈全球延申擴容。隨著更多大廠入局造車,汽車電動化提速以及整車迭代進度加快,鋰 電產業將在未來幾年持續升溫。且隨著本土電芯廠商出海填補歐美鋰電產業鏈的需求缺口,也將為本土的相關產業如鋰電結構件廠商提供 配套機會,我們認為體量龐大、率先卡位的廠商或將持續受益。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