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曾在提案中呼吁加強鋰
電池知識產權保護。原因之一,很明顯與2020年鋰
電池行業發生的典型產權訴訟案——寧德時代起訴江蘇塔菲爾專利侵權有關。同時,LG化學指責SKInnovation竊取核心技術,也在當時引起了行業的極大關注和熱議。
近些年隨著電動汽車的高速發展,鋰電池專利爭奪戰已悄然打響。像比亞迪這一類企業公開鋰電池專利相關的消息已經司空見慣了,而現在,格力、華為這些企業也開始紛紛進軍鋰電池這個產業并公開了鋰電池相關專利的消息,可以說是百花爭鳴,好不熱鬧。
為何鋰電池產業的競爭如此激烈?
要說當下鋰電池產業為何如此熱門,眾多企業參與其中,不可否認的是新能源汽車的熱潮直接帶動了鋰電池產業鏈的快速發展!隨著理想汽車、小鵬汽車近期相繼赴美上市,引燃了造車新勢力的熱潮。
目前蔚來、理想、小鵬三家的市值之和已經超過美國三大車企通用、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的市值之和,市場也將更多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車領域,也就自然而然的清楚,鋰電池將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關于鋰電池,可不只是單單一件產品那么簡單,它有著完善的產業鏈。鋰電池產業鏈主要由上游資源、中游關鍵材料、下游組裝三大部分組成。而關鍵材料是鋰電池發展的核心,隨著鋰電池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鋰電池的競爭已是關鍵材料的核心技術之爭。
北京資源強制回收環保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曹國慶坦言,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但總體上我國基礎材料研究時間短,基礎研究投入和力量較為薄弱,其核心技術專利方面還有待提升。
總的來說,掌控了動力也就掌控了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因此眾多龍頭企業對鋰電池產業如此重視。
鋰電池產業專利為何如此重要?
從鋰電池商業化應用來,鋰電專利就糾紛不斷,用專利打擊競爭對手,維護自身市場利益的手段將會越來越常見。正如三元鋰電池的所有生產都無法繞不開3M公司的專利,所有磷酸鐵鋰電池的生產都離不開古迪納夫的兩項核心專利。國內生產、使用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的生產企業存在諸多專利侵權訴訟的風險。在當前新能源汽車火熱的發展形勢下,國內鋰電行業的企業,必須趁早布局相關專利。
國外企業在發展鋰電池產業時,一般會提前5-10年通過研發、收購等進行專利布局,而我國鋰電池企業在專利布局保護方面顯然做得不夠。如國內圍繞三元材料改性的專利主要為提高電化學性能,但安全性問題沒有得到有效突破。國內三元材料專利申請比較分散,尤其是龍頭企業涉足較少;三元材料的安全性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國外申請人的布局并不完善,國內企業若能在這些方面抓住機會,盡早掌握核心專利,才有可能實現在三元材料領域的“彎道超車”。
鋰電池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企業需要擁有專利對核心技術進行保護。鋰電池企業如果缺少了專利的保駕護航,很難長久發展,也會面臨諸多的訴訟。專利成為所有鋰電池企業繞不開的門檻。
可以預見,隨著中國鋰電市場規范、產業競爭升級,誰擁有了專利,就擁有了鋰電池市場的一席之地。如果不持有專利,將使得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優勢甚至出局。因此積極開發布局和持有鋰電池專利,是鋰電池企業具備競爭優勢的關鍵。
鋰電池專利布局的好時機?
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市場約600億元,隨著電池技術疊代、規模迅速擴大、成本下降,預計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空間將超過6000億元,2030年將超萬億市場空間。隨著動力鋰電池市場需求旺盛,大量資本瘋狂涌入。
投資鋰電池專利成為一個巨大的金礦。不得不說,寧德時代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在鋰電池領域布局儲備了大量的專利,是其具備競爭優勢的有力武器。
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推廣方面持續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在關鍵鋰電池材料的技術研發、專利布局等方面還存在巨大的空白。因此,鋰電池的專利布局是鋰電池投資的一個巨大機會點。
通過了解,諸如:涉及鋰電池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硅碳負極材料、石墨烯-硅負極材料、聚合物固態電解質、安全添加劑、導電劑等鋰電池關鍵材料等專利的投資布局其實有著非常好的投資前景。
鋰電池專利的布局爭奪之戰才剛剛開始,贏下鋰電池就是贏下了整個電動汽車市場!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