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來,
電池產業受國內外經貿環境影響面臨較大困難;國內信貸緊縮、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使
電池生產成本上漲,
電池企業銷售利潤大幅下滑;與此同時,鉛蓄
電池行業準入條件、鉛酸蓄
電池生產及再生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淘汰落后產能等措施的具體實施,對
電池產業的影響顯著。2014年雖然還有勞動力成本繼續走高、人民幣升值、鉛酸
電池消費稅開征預期及節能環保要求不斷提高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但以下五大利好因素將促
電池行業平穩發展。
一是改革紅利助推電池需求增長。
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將更加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的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將進一步激發工業發展活力。在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和全社會對轉型升級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的共識不斷增強的情況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繼續深入推進,將進一步增強工業發展后勁。
三中全會基于解決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考慮,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關鍵抉擇,開啟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釋放新的改革紅利,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擴大國內市場規模,促進國民經濟較快增長,此舉將有利擴大國內
電池消費需求。
二是扶持政策對電池行業拉動巨大。
當節能環保的浪潮在中國日益高漲之際,新能源汽車成為全球汽車工業領域最閃亮的競技場。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臺,預示著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汽車業占據著日趨重要的地位。在電動汽車發展中,
電池行業受益較大。政府大規模地扶持
電池產業意味著對這一核心技術的重視,
電池產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1.75萬輛,同比去年增長了39.7%;新能源汽車銷售1.76萬輛,同期同比去年增長了37.9%。規劃2015年生產50萬輛新能源汽車對
電池的拉動巨大,市值空間高達90億元,估計每年為
電池貢獻10%的復合增速。
三是新能源產業高速發展為電池行業帶來機遇。
在全球倡導低碳經濟的今天,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目前,世界主要國家都將發展新能源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電池產業是新能源領域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能源領域占據重要地位,成為各國政府政策扶持的對象,我國政府也出臺多項新能源
電池的扶持政策,2014年新能源的發展仍將給
電池產業帶來發展機遇。
四是政策監管推動鉛酸蓄電池產業綠色升級。
我國已相繼頒布多項政策法規,規范鉛酸蓄
電池行業的發展,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加強行業的整治力度。到2015年達到清潔生產二級水平的鉛酸蓄
電池生產企業及再生鉛企業分別占企業總數60%、70%以上。
政策監管推動鉛酸蓄
電池產業綠色升級。
電池行業通過技術進步、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等一系列工作,推進
電池行業清潔生產,促進發展方式轉變,為實現
電池行業的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五是世界經濟復蘇有利于電池出口。
我國
電池出口比例高于60%,國際市場變化直接影響
電池行業的發展。
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顯示,歷經5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后,在高收入經濟體復蘇拉動下,世界經濟有望在2014年出現回升,但仍對美國逐步取消的貨幣刺激政策及中國正在進行的經濟結構調整非常敏感。報告預測2014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在2013年2.4%的基礎上上升至3.2%。其中美國復蘇勢頭較為突出,預計2014年增長率為2.8%,高于2013年的1.8%;歐元區的經濟增長經過兩年的收縮后,預計今年可達1.1%。世界經濟復蘇將有利于我國
電池出口。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