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中科海納、億緯鋰能官網
寧德時代逍遙電池:鈉電與磷酸鐵鋰電池的創新融合
鈉電成本優勢尚未兌現,規;催_預期
1. 成本優勢尚未兌現,規模化效應未達預期
理論成本與實際差距大:鈉電池理論成本約0.3-0.7元/Wh,但當前實際生產成本仍高于磷酸鐵鋰電池(0.5-0.7元/Wh),尤其在碳酸鋰價格低于20元/Wh時,成本劣勢更明顯(如雅迪鈉電池售價與鋰電池相當)。
供應鏈不完善:關鍵材料(如硬碳負極)尚未大規模量產,依賴高價進口(硬碳進口價達10萬元/噸),導致原材料采購成本居高不下。工藝復雜:鈉電池生產工藝成熟度低,良品率不足(部分企業僅60%-70%),疊加設備投資高,初期成本難以攤薄。
2. 產業鏈不成熟,上下游協同不足
上游材料供應不穩定:正極路線未統一:層狀氧化物、普魯士藍、聚陰離子三條技術路線競爭激烈,尚未形成主流(如普魯士藍需解決結晶水問題,層狀氧化物需優化結構穩定性)。硬碳負極依賴進口:國產硬碳量產能力不足,日本吳羽化學占據全球90%市場份額,導致國內企業采購成本高。下游應用生態薄弱:鈉電池回收體系缺失,售后維護網絡未建立,用戶使用成本增加。
3. 標準化缺失與安全疑慮
標準不統一:各廠商電池尺寸、電極配方、BMS協議差異大(如雅迪與中科海鈉產品不兼容),阻礙規;瘧谩安全驗證不足:鈉電池雖理論熱穩定性優于鋰電,但缺乏長期裝車數據(需至少3年驗證周期),清華大學歐陽明高指出其安全評價體系尚不完善。

中金公司:固態電池工藝革新驅動價值重估2025-09-18 10:44
|
全固態電池產業化加速,硫化物路線成主流2025-08-07 13:32
|
收購比克動力尚在進行 中利集團將提前拿下8.29%股權2018-05-07 15:03
|
天能兩度舉牌超威欲破“雙寡頭”格局 電池業開啟整合潮?2018-04-08 10:45
|
產業鏈閉環成電池廠商新戰略 駱駝股份溢價收購湖北金洋擴充規模2018-03-21 10:26
|
鵬博士大股東引投資者 南孚電池母公司擬投15億元持40%股份2018-03-07 10:07
|
鋰電產業鏈并購潮加劇 動力電池行業洗牌壓力加大2018-03-02 15:59
|
猛獅科技業績大變臉 雪松控股擬收其控制權2018-02-28 14:10
|
連遭舉牌后超威增發1.32億股引入6名外部股東 天能持股比例被稀釋至10%以下2018-02-22 10:08
|
億緯鋰能擬收購虧損標的 公司稱能產生協同效應2018-01-03 09:07
|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