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委2022年第36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帕瓦股份”)首發獲通過,公司擬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此次帕瓦股份IPO,擬募集資金15.09億元,主要用于年產4萬噸三元前驅體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據了解,帕瓦股份成立于2014年7月,主要從事鋰離子
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主要產品用于三元正極材料的制造并最終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
電池、消費電子、電動工具等領域。2020年度公司在國內三元前驅體企業中市場份額排名第九。
帕瓦股份是國內較早實現單晶型NCM三元前驅體量產并銷售的企業,擁有國內先進的單晶型中高鎳三元前驅體合成技術。2017年度,公司主要生產多晶型中高鎳三元前驅體產品,并進行單晶型NCM三元前驅體的技術儲備。2018年度,公司開始同廈鎢新能開展業務合作,成功進入廈鎢新能供應鏈并向其主要供應單晶型NCM三元前驅體,廈鎢新能為國內較早實現單晶型NCM5系、6系三元正極材料大批量生產并應用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企業之一。2019年度,公司大規模銷售單晶型NCM三元前驅體產品。目前,公司已成功進入寧德時代供應鏈,已向寧德時代控股公司湖南邦普和廣東邦普供應單晶型NCM5系三元前驅體產品。
帕瓦股份專注于NCM三元前驅體單晶化的技術路線,單晶型NCM三元前驅體技術水平達到了行業內先進水平。資料顯示,2018年-2019年,國產單晶三元材料的產量和市場占有率呈現快速提升的態勢。2020年,受動力電池市場增量不佳、磷酸鐵鋰電池需求量回升等因素的影響,國內單晶三元材料的總產量同比下滑2.90%,微降至7.64萬噸左右。
從帕瓦股份招股書來看,2019-2021年,其單晶型NCM三元前驅體的收入占比均在80%左右。報告期內,隨著客戶需求逐步增加、產能提升和自身業務結構的調整,公司單晶型NCM三元前驅體的銷售收入逐年上升,多晶型NCM三元前驅體的銷售收入總體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帕瓦股份存在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8.93%、96.39%和89.89%。其中,公司來源于杉杉能源和廈鎢新能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5.99%、74.35%和76.09%,主要客戶集中度高。若未來杉杉能源、廈鎢新能因下游客戶需求變更出現技術路線變更、產品結構調整、新增或更換供應商等情況,降低對公司的采購需求,將可能對帕瓦股份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帕瓦股份于2016年開始與杉杉能源合作,2019-2021年,公司向杉杉能源銷售收入分別為1.81億元、2.81億元及1.43億元;公司于2018年開始與廈鎢新能合作,2019-2021年,向廈鎢新能銷售收入分別為2.27億元、1.49億元和5.09億元。去年12月30日,廈鎢新能公告,公司與帕瓦股份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帕瓦股份預計向廈鎢新能供貨40000-70000噸三元前驅體。
業績方面,帕瓦股份2019年、2020年、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37億元、5.79億元、8.58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2026.80萬元、4098.38萬元、8341.53萬元。
今年1-3月,公司經審閱的營業收入為4.1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9.65%,主要系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公司產能以及產品競爭力提升,公司收入和凈利潤增長較快。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