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毓群在第五屆動力
電池應用國際峰會上發言 圖片來源:寧德時代官網
客觀來說,低調、老成持重的閩商曾毓群與張揚、特立獨行的“鋼鐵俠”應該扯不到什么聯系。但僅憑“技術狂人”、“全球動力電池冠軍企業掌舵者”兩個名頭,曾毓群就足以擔得起“國產鋼鐵俠”的名號。
曾毓群是一個冒險家,他的新能源帝國——寧德時代的成就是源于他的兩次冒險;曾毓群又是一個技術派,對于優良技術的推崇與執著,讓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行業的狂風暴雨中,依然穩坐橋頭。
曾毓群很少接受采訪。他最近一次露面是在10月16日的第五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上。52歲的他,頭發打理的一絲不茍,著裝一如往常樸素、簡潔,唯有一雙堅毅而機敏的眼睛,講述著他躍躍欲試的又一次冒險。在自己的領地,曾毓群宣布了一個消息:通過熱擴散測試,寧德時代開發的811三元電池系統,可以保證永不起火。
對于寧德時代來說,2020年并不太平,先是蟬聯三年的全球動力電池寶座失而復得;再是股價經歷暴跌后的大漲。一系列的變動讓寧德時代的2020仿佛坐上了過山車。近幾個月,電動汽車接連起火事件,讓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再次受到關注,一時之間,寧德時代將“放棄NCM811技術路線”的傳言甚囂塵上。在這一特殊時期,曾毓群的宣言更有一種技術工作者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如果他這一次的預言變成現實,那么寧德時代將會迎來又一次的快速發展。
冒險者的機會與眼光
關于曾毓群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美團CEO王興曾講述,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辦公室中曾掛著“賭性更堅強”五個大字,合作伙伴曾好奇問曾毓群,福建人不是“愛拼才會贏”么?曾毓群的回答也相當簡潔:“光拼是不夠的,那是體力活,賭才是腦力活!”
在曾總眼中,成功的“賭圣”必須要擁有前瞻的眼光。回顧寧德時代的成長經歷,可以發現,曾毓群今天的成就正是與他的兩次對市場先機的把握有關。
1989年,在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工程系畢業的曾毓群被分配到家鄉的一家國企工作,身處大變革的時代,曾毓群和那個年代大多數企業家一樣,骨子里流淌著不安分的血液。在國企工作三個月后,曾毓群就辭職前往廣東,加入全球最大的磁電供應商SAE旗下子公司,東莞新科磁電廠。技術水平出眾的曾毓群很快受到領導陳棠華的賞識,31歲就被提拔為公司唯一的大陸籍總監。同樣欣賞曾毓群的還有SAE的總裁梁少康。
1997年,全球第一臺MP3問世,梁少康敏銳地發覺新電池技術馬上就要到來,于是梁少康便邀請曾毓群、陳棠華一起組建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簡稱ATL)。
為了迅速給新公司打開市場,曾毓群以100萬美金購買了美國貝爾實驗室聚合物鋰電池的專利授權。買回專利之后,曾毓群卻發現,這項被廣泛應用于諾基亞翻蓋手機上的電池具有致命缺陷,電池在充放電循環后,會發生鼓氣變形,致使產品不能繼續使用。為解決鼓包問題,曾毓群找到專利授權人,卻被告知電池鼓氣是本質問題,他們也無法解決。
初創公司本就資金缺乏,購買的電池專利卻無法生產出合格的產品。曾毓群的第一次冒險開始不久,就受到了致命打擊。不過曾毓群并沒有向眼前的困難屈服,他將自己關在實驗室里,沒日沒夜的研究,最終發現電池鼓氣,是由電解液造成的。
鋰離子電池實際使用的溫度上限為85℃,而貝爾實驗室的電解液中有些成分沸點僅為93℃,與鋰電池上限溫度非常接近。以此為切入點,曾毓群和技術團隊聯系電解液的生產企業,一同制定了七個電解液配方,派出了低沸點的物質成分。兩個星期之后,根據新配方制作出來的電池終于擺脫了鼓氣的缺陷。在全球20余家購買貝爾實驗室授權的企業中,ATL成為了唯一實現產品量產的公司。
先進的技術與低廉的價格讓ATL迅速占領了手機行業的電池市場。2004年,蘋果公司為ipod尋找一款專用的異形電池,但國際市場上的鋰電池大多存在壽命短、電池鼓氣、形態定制等產品問題。此時,ATL為蘋果公司提供的專用異形電池,成功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依靠著技術優勢,ATL與蘋果簽下1800萬顆電池的訂單,ATL就此一炮打響,成為鋰電行業產業龍頭。
2005年,由于ATL三大投資機構同時撤資,ATL由于資金原因被日本TDK集團收購,變成100%的日資企業。與此同時,曾毓群的第二次冒險也悄然展開。
2008年,中國政府開始通過政策補貼,推廣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對于純
電動車來說,最關鍵的技術就是動力電池,嗅到發展機遇的曾毓群主張將動力電池研發部門獨立出來,2011年,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成立。
圖片來源:寧德時代官網
2012年,華晨寶馬為首款純電動車在全國尋找合作伙伴,剛剛成立不久的寧德時代憑借著專業的技術水平,滿足了寶馬集團800多頁的德文技術要求,成為寶馬的核心供應商。2015年3月,工信部發布了《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規定新能源車要想獲得補貼,必須使用進入白名單的企業所生產的電池,在這份白名單上,清一色都是中國的動力電池企業。
憑借著寶馬核心供應商的標簽,加上政策的扶持,寧德時代迅速與車企巨頭建立了合作關系。奔馳、大眾、北汽新能源、長城汽車、上期、長安、吉利都成為寧德時代的合作客戶。2018年,馬斯克與寧德時代簽訂協議,依靠成本的降低,寧德時代成為了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的股價飛速上漲。2018年6月,寧德時代正式登陸創業板,上市當天市值1312億元。伴隨著中國新能源車發展的大潮,寧德時代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站穩了腳跟。
與其說時勢造英雄,不如說是英雄更早嗅到了時代的紅利。回顧曾毓群的兩次冒險,依靠的都是自己成熟的技術和敏銳的商業眼光。在ATL,他憑借著扎實的技術解決了電池鼓氣的難題,獨特的技術優勢,為其積累了原始資本;憑借著對市場變化的把握,他堅定地將寧德時代從ATL分離出來,才鑄造了寧德時代今天的地位。
電池大王的危機感
抓住車企電氣化轉型的大潮,寧德時代在2017年到2019年連續三年蟬聯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冠軍。在動力電池產業內,寧德時代可謂風頭無兩,而此時的曾毓群卻保持著創業初期的危機感。
2017年,曾毓群在發給員工的內部郵件中提到:“當我們躺在政策的溫床上睡大覺的時候,競爭對手正在面臨生死關頭玩命的干,一進一退期間的差距可想而知。我們有無想過,如果外國企業下半年就回來,我們還可以蒙著眼睛睡大覺嗎?國家會保護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嗎?答案不言自明。古人說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消極、短視的行為最終帶來的一定是事業的失敗、人生的失敗,而集體短視會影響公司的進步最終造成公司的失敗。“
今年8月,曾毓群在第十二屆汽車藍皮書論壇中表示:“我們預測,今年歐洲的電動汽車銷量將超過中國,中國世界第一的電動車市場將會被歐洲搶走。我們千萬不能起那么大早,趕個晚集。“
圖片來源:寧德時代官網
曾毓群的危機感不僅是在鞭策同仁,更是對自己的一種警醒。曾毓群清楚地了解,屬于動力電池的戰爭剛剛開始。現在的寧德時代,外有韓國LG化學的虎視眈眈,內有比亞迪刀片電池的技術路線之爭,對于曾毓群來說守業之路并不比創業時好走。
在國內,比亞迪與寧德時代的技術路線一直存在競爭關系。自誕生之初,比亞迪就一直堅持磷酸鐵鋰的技術路線,這種電池安全性高、成本低,但能量密度較低,續航里程較短。由于比亞迪自身也生產純電動汽車,所以比亞迪動力電池在2017年之前是不對外出售的。比亞迪的政策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寧德時代與車企的合作訂單的激增,2017年,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銷量成為全球第一。另一方面,在2017年到2019年6月期間,國內政策支持新能源市場能量密度高、續航里程長的純電動車,而這兩項要求,寧德時代所采用的三元鋰電池都符合,這讓寧德時代在國內市場的優勢更加明顯。
2020年3月,比亞迪發布“刀片電池”,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低的問題得到了緩解,搭載刀片電池的車型續航可以提升到600KM以上,這讓安全性高、成本低的磷酸鐵鋰電池再度回到市場,大有與三元鋰電池平分秋色之勢,寧德時代的技術路線迎來了挑戰。
與此同時,三元鋰電池行業的競爭也趨于白熱化。2019年6月,工信部取消了動力電池“白名單”的限制,日韓動力電池巨頭加入到國內市場的競爭中,今年第一季度,寧德時代蟬聯三年的全球動力電池銷量冠軍的寶座易主LG化學。行業競爭的激烈,為過去發展順風順水的寧德時代帶來了新的壓力。
為了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寧德時代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811電池的開發上。目前三元鋰電池以NCM 523和NCM 622為主流,但這兩種電池含鈷量較高,這讓三元鋰電池的成本難以下降。而811電池是正極材料中鎳鈷鋁或鎳鈷錳按8:1:1的比例進行搭配的三元鋰電池,這種配比生產出來的電池可以有效的提高能量密度和控制電池的體積,而且鈷的比例減少也大大降低了電池的成本。
擁有諸多優勢的811電池也曾受到車企喜愛,但新能源車型的自燃事件,將811電池的熱度降了下來,甚至有傳聞寧德時代將放棄811電池體系。雖然在第五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上,曾毓群直接否定了這一傳言,但這也意味著,擺在寧德時代面前的是更加艱難的技術攻關。
“每一個CATL人,都渴望成為一個奮斗者。”這是寧德時代的企業文化,也是曾毓群的堅持。幾乎成功的企業家都認同一個道理:企業經營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說寧德時代早期的崛起靠的是動力電池的風口,那么專注技術、不斷挑戰的精神,則正在支撐著這家企業走的更遠。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