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氫能產業發展速度顯著加快,各地方的氫能扶持政策、氫能產業園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現階段,氫能屬于政策主導型行業,政策對于產業發展起著重要的指引作用。
中央關于氫能相關的政策文件超過10個,同時有超過17個省份22個城市及地區發布了氫能相關的地方政策,其中包括了兩份白皮書與一份汽車產業報告。從政策數量看,無論中央還是地方,均對氫能產業予以了高度重視。
按省份看,廣東出臺政策最多,江蘇緊隨其后,政策數量明顯高于其他地區。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區省份政策數量占地方性政策總數比例將近60%,這兩個地區也引領了國內氫能產業的發展。
從政策類型看,氫能專項政策不到政策總數的1/3,大量氫能源相關政策以新能源汽車政策與環保政策的形式發布,顯示了目前國內氫能落地應用主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環保政策成為推動氫能發展的重要因素。
以下為2019年1-6月份國家及地方出臺的政策情況:
國家政策
•1月4日 《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計劃》提出,要積極推廣應用新能源物流配送車。鼓勵各地組織開展燃料
電池貨車示范運營,建設一批加氫示范站。優化承擔物流配送的城市新能源車輛的便利通行政策。
,
•2月1日 《鼓勵外商產業投資目錄(征求意見稿)》。從上游的氫氣制儲運,中游的加氫站、燃料電池系統,到下游的新能源汽車,氫能與燃料電池全產業鏈均納入了鼓勵外商投資的范圍。
•3月6日 《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版)》。燃料電池裝備制造、氫能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等兩個項目進入清潔能源產業。
•3月16日 《政府工作報告》。氫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3月26日 《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通知表示,2019年3月26日-6月25日為過渡期,過渡期后不再對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公交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除外)給予購置補貼,轉為用于支持加氫和充電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過渡期期間,銷售上牌的燃料電池汽車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8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和新能源公交車補貼政策另行公布。
•4月8日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征求意見稿)》。公告中,高效制氫、運氫及高密度儲氫技術開發應用及設備制造,加氫站等內容被列入第一類(鼓勵類)的第五項(新能源)中。
•4月9日 《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意見提出穩定汽車消費,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推動充電、加氫站等設施建設。
•5月15日 《2019年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氫燃料電池成為重點工作,對燃料電池汽車及加氫站技術領域標準提出了要求,其中主要包括:加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等標準子體系建設;完成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安全標準的技術審查;完成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定型試驗規程標準的技術審查;加強低溫起動性能、能量消耗量及續駛里程試驗方法等標準的試驗驗證;加快車載氫系統、加氫口、加氫槍、加氫通信協議等標準的制修訂;開展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碰撞后安全標準的預研工作。
•6月28日 《關于繼續執行的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的公告》。《公告》中規定,7月1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法》正式實施后,繼續執行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其中,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購買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6月30日 《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19年版)》。意見提出穩定汽車消費,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推動充電、加氫站等設施建設。
省、市地級政策
安徽省
•2月22日 《安徽省柴油貨車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鼓勵各市組織開展燃料電池貨車示范運營,建設一批加氫示范站;積極發展替代燃料、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等機動車船技術。
•2月27日 《銅陵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路線圖》。路線圖提出打造氫燃料電池、驅動電機、智能傳感器、再制造等四大特色板塊,推動形成“整車-核心零部件-關鍵材料-回收利用再制造”產業鏈,加快構建汽車產業集群和規模優勢。
•4月22日 《關于大力支持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到,六安要加快推進加氫站規劃建設,探索建立六安加氫站設計、建設標準及安全管控規范。推動合肥都市圈布局規劃加氫站建設,促進氫燃料電池汽車城際間和區域化的運行。加氫站補貼方面,對于加氫能力達到400kg/d的35MPa加氫站或加氫能力達到200kg/d的70MPa加氫站,按加氫站設備投入金額的30%補助,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對于加氫能力達到1000kg/d的35MPa加氫站或加氫能力達到400kg/d的70MPa加氫站,按加氫站設備投入金額的30%補助,最高不超過400萬元。
北京市
•6月20日 《北京市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管理辦法》。通知顯示,取消純電動汽車的市級財政補助,燃料電池汽車市級財政補助按1:0.5補貼。
福建省
•4月9日 《關于加快培育一批產業基地打造新經濟增長點的意見》。意見指出,要著力引進氫燃料電池、動力鋰電池、電機、電控、汽車電子及充電設施、制氫加氫等項目。加快推進奔馳新能源汽車、東南汽車新能源汽車、雪人氫燃料電池、冠城瑞閩、萬潤新能源項目、大東海汽車板材項目、中鋁瑞閩汽車輕量化用鋁合金板帶材項目、新福興新能源汽車玻璃等項目加快建設。
•6月5日 《關于加快福州市產業發展的工作意見》。意見提到,要推動加氫基礎設施、氫能產業園建設,加快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項目落地建設、批量生產,爭取建設國家級氫能源研究中心,加大氫能源汽車應用推廣。至2020年,力爭氫能產業規模居全省前列。
廣東省
•1月2日 云浮《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組織編制加氫站試點建設方案,以滿足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需求為目標,適度超前規劃布局建設加氫站。2019年,實現云浮各縣(市、區)和云浮新區至少建成一座加氫站的目標。
•1月9日 《佛山市南海區促進加氫站建設運營及氫能源車輛運行扶持辦法》。通知提到,加氫站建設的區級最高補貼500萬人民幣,并對氫氣進行補貼。
•1月10日 《深圳市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支持政策》中規定,在燃料電池汽車方面補貼標準是燃料電池乘用車20萬元/輛,燃料電池輕型客車、貨車30萬元/輛,燃料電池大中型客車、中重型貨車50萬元/輛。
•1月11日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組織實施深圳市綠色低碳產業2019年第一批扶持計劃的通知》。《通知》中提到,重點支持燃料電池等新能源整車、車載儲氫系統以及氫制備、儲運和加注技術研發及產業化。
•1月15日 《茂名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表示要加快加氫站的規劃和建設,編制加氫站試點建設方案,滿足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需求。對列入試點建設方案擬建設的加氫站,由各地住建部門辦理報建、驗收等審批手續。•1月23日 《關于進一步明確廣東省優先發展產業的通知》。《通知》將7大類產業列為廣東優先發展產業,其中燃料電池、氫能設備及其關鍵零部件制造等被列入綠色低碳產業中。
•1月30日 《禪城區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和公交充電設施建設財政補貼資金管理實施細則》。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將按照同期國家補貼的100%確定地方補貼,且補貼總額均不高于車輛銷售價格的60%。
•2月20日 《深圳市2019年重大項目計劃》。深圳市凱豪達氫能源的氫能源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深圳市資環氫能產業運營、氫能(制氫)技術創新中心項目均榜上有名。
•3月22日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組織實施深圳市新材料產業2019年第一批扶持計劃的通知》。《通知》透露,將重點支持包括儲氫在內的高性能儲能材料、氫燃料電池材料等。根據《通知》,此次資助方式主要兩類,一類是事前資助,另一類是事后補助。事前補助針對的是前期的項目建設投資和研發費用,最高不超過500萬元;事后補助按照“事前立項、事后補助”的方式予以資助,最高不超過1500萬元。
廣西區
•1月11日 《關于調整完善南寧市新能源汽車地方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燃料電池汽車按國家補助的80%給予地方補助。自治區和南寧市地方補助政策疊加后,南寧市除燃料電池汽車外的新能源汽車獲得地方補助是國家標準的50%,燃料電池汽車獲得地方補助是國家標準的100%。
海南省
•3月4日 《海南省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以建設“綠色智慧出行新海南”為總目標,2030年全省汽車清潔能源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技術路線,前期重點針對社會運營領域以及景區、園區等封閉或半開放式區域開展示范運營,并逐步擴大至其它車用領域;超前部署省內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面向氫能的全生命周期應用,引導建設商業化運營綜合示范區,推動省內氫能產業發展。
河北省
•4月17日 《2019年河北省新能源汽車發展和推廣應用工作要點》。提出加大對純電動轎車、燃料電池系統等優勢產品的研發支持,鼓勵張家口使用燃料電池公交車。
•6月12日 《氫能張家口建設規劃(2019—2035年)》。《規劃》提出將氫能產業發展成為張家口市的重要支柱,到2021年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氫能城市;到2035年建成國際知名的氫能之都。在2021年、2025年、2030年、2035年全市氫能及相關產業累計產值分別達到60億元、260億元、850億元和1700億元。
河南省
•6月10日 《關于印發河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政策的通知》。鼓勵省內相關生產企業加大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力度,積極參與國家和我省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項目建設,省財政根據項目投入運營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數量及配套設施建設情況給予一定比例的獎勵。對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燃料電池加氫站、總裝機功率600kw(千瓦)以上或集中建設20個以上充電樁的公共用途充電樁群,省財政按照主要設備投資總額的30%給予獎勵。
湖南省
•3月21日 《株洲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根據規劃,到2025年,株洲市將建成加氫站12座,燃料電池公交大巴生產能力2000輛/年,燃料電池乘用車及商用車生產能力8000輛/年。長株潭城市群運營燃料電池車輛2000輛,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示范建筑100萬平方米,全產業鏈工業產值達800億元。
吉林省
•5月29日 《白城市新能源與氫能產業發展規劃》。《規劃》以2018年為基期,提出了到2020年、2025年、2035年近中遠期發展目標,力爭到2035年,白城風電裝機2000萬千瓦、光伏裝機1500萬千瓦,年生產氫氣能力達到百萬噸級,產值近2000億元,累計投資可達到2000億元,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與氫能區域產業集群。
江蘇省
•1月4日 《南京市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地標行動計劃》。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開發,著力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自主創新和核心競爭能力,努力將新能源汽車產業打造成支撐南京新一輪發展的產業地標。燃料電池部分要求江北新區(含浦口區)積極引進國內外電池行業巨頭落戶,培育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石墨烯等下一代電池技術研發和生產企業,壯大我市電池產業。
•1月7日 《張家港市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提出,未來3年,在張家港市建成加氫站10座,并給予建站企業補貼。對于加氫能力達到500kg/d的35MPa加氫站或加氫能力達到200kg/d的70MPa加氫站,按加氫站設備投入金額的30%補助,最高不超過300萬元;對于加氫能力達到1000kg/d的35MPa加氫站或加氫能力達到400kg/d的70MPa加氫站,按加氫站設備投入金額的30%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2月11日 《常熟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根據規劃,常熟將招引氫燃料電池汽車整車及核心零部件企業,加快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建設產業創新平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公共服務平臺。
•2月21日 《嘉善縣推進氫能產業發展和示范應用實施方案(2019-2022年)》。規劃期限為2019年至2030年,分為三個階段將常熟建設成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制造高地和示范應用基地。《方案》提到,要加快推動嘉善縣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和開展燃料電池汽車試點示范,促進氫能與燃料電池領域研發、制造與應用融合發展,打造成為長三角一體化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基地。根據方案,2022年力爭完成120kW的單電堆設計與開發,燃料電池產能達到10000臺,銷售達到5000臺。建成加氫站或綜合能源站3-5座。燃料電池公交車占新能源公交車總保有量的50%。
•3月18日 《2019-2020年鎮江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地方財政補貼實施細則》。《細則》規定,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為當年度中央財政相應車型單車補貼額的40%。地方財政補貼總額最高不超過扣除國家補貼后汽車售價的60%。
•3月20日 《張家港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市氫能產業鏈產值規模突破100億元;到2025年,全市氫能產業鏈產值規模力爭達到500億元;到2035年,氫能產業鏈產值規模突破1000億元。
•6月15日 《蘇州市關于加快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為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氫能產業項目投資建設制定了補貼標準。
•6月23日 《江蘇省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9)》。根據《報告》,江蘇省從事氫燃料電池汽車關鍵產業鏈的重點研發生產企業超過30家,2018年實現產值約14億元,共生產氫燃料電池汽車459臺,建成加氫站5座,46臺氫燃料電池汽車投入試運行,形成了涵蓋氫氣制備和儲運等完整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
山東省
•1月2日 《關于印發山東省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提到,要加快發展加快發展氫氣壓縮機、氫燃料電池等新型動力裝備,加快建設氫燃料電池生產基地,大力發展氫能等新型清潔能源生產裝備,積極推進濟南“中國氫谷”建設,打造全國領先的氫能源裝備產業基地。
•4月1日 《濟南市先行區促進產業發展十條政策》。文件提出,濟南先行區鼓勵新能源產業重大項目的建設,重點鼓勵“中國氫谷”項目建設和運營。對氫能源科技園、氫能源產業園、氫能源會展商務區建設投資以及承擔或參與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的項目,經認定后最高給予2000萬元補助。
•5月22日 《關于做好濰坊市汽車加氫站規劃建設運營管理工作的意見》。《意見》從行業監管、規劃建設、經營服務、安全管理、經營許可等五個方面,對加氫站從規劃建設到運營管理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解決加氫站行業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
•6月26日 《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中國氫能聯盟在濰柴動力發布了國內第一部系統研究中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的權威報告。
山西省
•4月30日 《山西省新能源汽車產業2019年行動計劃》。《計劃》顯示,山西將依托太原等城市現有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產業開展試點示范,支持太原等地申報國家級試點示范城市,并將山西打造成中國“氫谷”。氫燃料電池汽車有關財政補貼方面,按照中央財政補助1:1的比例給予省級財政補助,并對加氫站和氫燃料加注進行適度補貼。2023年至2024年實現規模運營,加氫站到達20座,全省公交線路開始運行,預計達到7500臺車輛的運營規模。
上海市
•5月24日 《長三角氫走廊建設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分三個階段,將長三角氫走廊打造成為國際先進水平的加氫基礎設施網絡,實現加氫基礎設施與燃料電池汽車的協調平衡發展。
•6月1日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集聚區規劃》及《鼓勵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有關意見(試行)》。嘉定一次性頒布了兩個政策。根據文件,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集聚區規劃范圍2.15平方公里。到2025年,嘉定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年產值力爭突破500億元。
•6月28日 《2019長三角氫能/燃料電池產業創新發展白皮書》。該白皮書重點介紹了中國、長三角氫能、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
四川省
•5月5日 《四川省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方案》鼓勵開展燃料電池貨車示范運營,建設加氫示范站;支持替代燃料、混合動力、純電動、燃料電池等技術攻關,鼓勵開發氫燃料等新能源專用發動機,優化動力總成系統匹配。
•5月15日 《成都市低碳城市建設2019年度計劃》。《計劃》提出,要加快完善城市綠色交通體系,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新增公交、公務用車使用新能源車比例分別不低100%、50%,新增11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啟動物流車領域運用示范。
•6月18日 《成都市新能源汽車市級補貼實施細則》。在成都市新購置新能源汽車,在中央財政補貼基礎上,給予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 50%的市級配套補貼。
浙江省
•1月9日 《浙江省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計劃》提出加快培育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加快研制燃料電池汽車,鼓勵嘉興利用石化裝置副產氫氣等資源,加快建設加氫站試點。加快推廣應用燃料電池汽車,優先在城市公交、物流運輸等領域開展示范運營。
•1月31日 《寧波市關于加快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近期目標:2019-2022年建成加氫站10-15座,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力爭達到600-800輛,推進清潔能源制氫與儲運、氫能分布式系統建設。遠期目標:2023~2025年建成加氫站20-25座,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力爭突破1500輛。
•4月15日 《浙江省培養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提出,2020年浙江省要建成加氫站(含加氫功能的綜合供能站)30座以上,累計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要達到1000輛;2030年浙江省要成為具有影響力的氫能產業高地和應用示范先行區。
重慶市
•6月1日 《關于印發重慶市2019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根據通知,加氫站補貼方面按照日加氫能力分檔次給予補貼:對日加氫能力達到500公斤及以上的固定式加氫站,一次性給予200萬元補貼。對日加氫能力達到350公斤不到500公斤的固定式加氫站,一次性給予100萬元補貼。對日加氫能力不低于300公斤的撬裝式加氫站,一次性給予100萬元補貼。與此同時,區縣(自治縣)安排有配套補貼的,市級和區縣(自治縣)兩級財政的補貼累加之和不得超過相應加氫站標準造價的50%。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