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車企真的需要固態電池嗎?

時間:2024-07-30 21:34來源:車百智庫 作者:小剛
點擊:
今年以來,固態電池概念持續火爆,國內外各大車企、電池供應商、科研院所的技術競爭持續升溫。
 
可以說,固態江湖有任何風吹草動,幾乎都會刮起一陣市場熱論,或者資本風暴。
 
更何況,最近,固態電池領域的消息實在讓人目不暇接。
 
1
大戰一觸即發
 
7月18日,四川首個固態電池創新產業園項目在宜賓市啟動,總投資額高達95億元。據悉,該項目主要建設4GWh高安全電池生產線、30MWh全固態電池小試線。
 
隨著我國政府和企業在全固態電池領域加大投入,固態電池相關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寧德時代于7月16日獲得的一固態電池實用新型專利授權顯示,這一專利申請號CN202420873452.X的電池測試模具及電池測試裝置,可分為夾持件和壓緊件兩部分,夾持件可裝載固態電池粉體,壓緊件可復制夾持件來進行操作。
 
幾乎在寧德時代獲上述專利的同時,特斯拉也公開了一則固態電池專利信息。該專利顯示,其研發團隊用新材料將電池循環壽命提升了10%,原理為富錳正極材料中加入蘇打粉(碳酸鈉),用摻雜金屬離子的方法改善材料結品性和穩定性,減少溶出和析出,降低電壓衰減。
 
除特斯拉,大眾汽車7月11日宣布,將大幅提高與美國初創公司QuantumScape開發的固態電池的產量,目標是將這項技術引入更多車輛。據悉,大眾汽車的電池部門PowerCo已與QuantumScape達成協議,以實現QuantumScape下一代固態鋰金屬的工業化電池技術。
 
此外,美國固態電池廠商Factorial于今年6月初宣布,將向其開發合作伙伴梅賽德斯-奔馳提供下一階段的固態電池B樣品。“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宣布的)向全球汽車 OEM 提供的固態電池單元 B 樣品。”Factorial方面稱。
 
量產方面,7月3日,國內頭部電池企業欣旺達透露,公司預計可以在2026年將聚合物體系的全固態電池成本降至2元/Wh,與半固態電池成本接近,這也是欣旺達首次對外詳細公開在全固態電池上的進展。同日,寧德時代在接受調研時表示,公司在全固態電池上持續堅定投入,技術處于行業領先水平,2027年有望實現小批量生產。
 
在稍早前的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透露,上汽集團與清陶能源聯合研發的光年固態電池將于今年10月實現量產上車。在此之前,廣汽集團表示,其自主研發的全固態電池技術并將于2026年量產搭載于廣汽昊鉑高端車型,能量密度超過400Wh/kg,續航里程將超過1000公里。長安汽車2023年業績說明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集團研發的半固體電池將于2026年年底上市。
 
據不完全統計,除上汽、長安及廣汽外,蔚來、賽力斯、哪吒等車企也宣布了半固態電池裝車量產計劃。動力電池廠商方面,寧德時代、清陶能源、中創新航、蜂巢能源、輝能科技、贛鋒鋰業、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比克電池、欣旺達、力神電池等均公布了各自固態電池的上車計劃。
 
中金公司研報認為,2024年為半固態/固態電池裝車元年,蔚來、上汽、廣汽已發布固態電池方案并部分實現裝車,其余車企有望持續跟進;而海外電池廠商LGES、三星SDI等亦加速推進固態電池布局,計劃2027—2028年量產全固態電池。
 
2
固態電池為何讓車企瘋狂?
 
不同于目前主流的鋰離子電池和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固態電池的最大特點就是使用了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
 
從液態到固態,區別看似不大,卻有研發者直呼“全固態電池的開發難度堪比攀登珠穆朗瑪峰”。那么,固態電池研發到底難在哪兒?
 
難就難在固態電解質的設計。
 
目前,研發最深入、最具前景的固態電解質可分為三類: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物。但是,無論哪一種,都有著或穩定、或性能上的缺陷,很難找到符合要求的材料。
 
廣泛存在的固-固界面、電池內部的電化學反應等問題,都嚴重影響著固態電池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并且,由于固態電解質具有脆性,在生產中極可能出現破損。這就對固態電池的組裝工藝也提出了要求。
 
最重要的是——成本。要知道,即使是蔚來ET7所搭載的150kWh的半固態電池,其造價也接近了30萬元。而從目前實驗室中公布的數據推算,全固態電池組造價很可能在200萬元以上。這樣的價格自然無望工業化。因此,盡管實驗室中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但無論從技術還是成本上來說,固態電池的量產還有一場攻堅戰要打。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固態電池要上車這么難,為什么還要去搞?
 
無他,只因固態電池擊中了目前純電動汽車的核心痛點。
 
先說續航。目前,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能夠達到400Wh/Kg左右,遠超液態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上限。并且隨著技術的進步,這個數字還會進一步提升。這就意味著同體積下更長的續航里程。目前的固態電池,已經可以輕松實現1000+公里的續航里程。而且固態電池不存在電解液凝固的問題,冬天的續航能力也同樣出色?梢哉f,如果固態電池真的得到量產,一直困擾電動汽車的續航問題將迎刃而解。
 
再說令很多人對電動汽車望而卻步的安全問題。不論是磷酸鐵鋰電池還是三元鋰電池,都因其有機液態電解質的易燃性和高腐蝕性,存在著嚴重的自燃風險。而采用固態電解質的固態電池就可以很好地進行規避。
 
固態電池的快充能力也是一大亮點。由于固態電解質中離子的移動速度更快,固態電池具有更高的離子導電性,充電速度相對于液態鋰電池也就要優秀很多,充電10分鐘就能跑800公里。
 
除了續航、安全和充電速度方面表現優秀外,固態電池更具有體積更小、循環壽命更強等優點,可謂是電池界的“六邊形戰士”。
 
面對著這樣一款解決了電動汽車絕大多數問題的電池,哪個廠商會不心動?可以說,固態電池如果能夠工業化量產,那就真沒燃油車什么事兒了。
 
3
國內車企真需要固態電池嗎?
 
車企們的拉鋸戰,本質上也加速了固態電池的研發速度。
 
目前,國內以市場驅動為主,尚未出臺固態電池補貼政策,所以,短期仍大概率聚焦半固態電池技術,同時布局硫化物路線。
 
目前,包括衛藍新能源、清陶能源等廠商,也包括傳統鋰電子電池企業如寧德時代、贛鋒鋰業、比亞迪等,均在硫化物、氧化物和聚合物電解質路線上有布局。
 
此外,車企綁定電池廠共同研發成為布局固態電池技術的一種主流方案,但現在處于領先地位的仍是海外車企。
 
其中日系車企布局較早,受政策驅動,與電池企業共同研發;歐美車企則通過投資初創企業進行布局。
 
海外整體布局領先一大原因,是因為憑借大額補貼能搶先押注全固態電池技術。
 
比如日本車企和電池廠共同研發的體系支撐,當地政府資金扶持力度超2千億日元(約100億元人民幣),力爭 2030年實現全固態電池商業化,能量密度目標500Wh/kg。
 
韓國政府提供稅收抵免支持固態電池研發,疊加動力電池巨頭聯合推進,目標于2025-2028年開發出能量密度 400Wh/kg的商用技術,2030年完成裝車。
 
歐洲國家中德國研發布局投入最大。美國由能源部出資,初創公司主導研發,并與眾多車企達成合作,目標在 2030年達到能量密度500Wh/kg。
 
強大的性能誘惑之下,即便克服固態電池技術困難重重,但總會有人躬身入局啃硬骨頭。
 
所以,業內關注固態電池最新進展,還需要將眼光更多瞄向中日韓等國。
 
目前,電池仍占一輛新能源車成本的大頭部分,約為30%左右,是車企們控制利潤率時的首要考量因素。
 
根據全球能源智庫RMI公司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表示,電池成本在未來幾年可能會大幅下降。報告認為,自從1991年以來電池產量每增加一遍,其平均成本下降19%。所以,隨著時間推移,電池成本將不斷下降。
 
如若固態電池有一天技術與成本達到“Scaling Law”時刻,性能得以大幅提高,那一定不會僅作為高端車型的“享用品”,而是能搭載到更多中低端車型上做到技術平權。這既是車企們的期待,也是消費者的期待。
 
只是,各家車企們搭載的都是半固態電池,平均真實續航里程在600km/h左右。即便如此,但已經有某幾家車企對外宣傳最高續航可達700km/h。
 
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原主任王子冬認為,固態電池量產的時間在5年內的窗口實現是有難度的。他表示,2026年前全固態電池量產的可能性非常小。
 
寧德時代一位研發工程師也認為,固態電池現在要突破的技術難點比較多,電解質、負極材料、界面、生產工藝方面都亟待解決。目前也有很多學者專家都在研究這個問題,這些問題不可能在短時間里得到解決。
 
4
結語
 
為追求技術上的差異擺脫內卷局面,某種程度上,固態電池的象征意義已經大于實際意義。對車企來說,存活在實驗室階段的固態電池技術,更像是一筆“風險投資”。
 
(責任編輯:子蕊)
文章標簽: 固態電池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m.astra-soft.com
猜你喜歡
專題
相關新聞
本月熱點
  • 蜂巢能源楊紅新:今年一半儲能企業或被淘汰,動力電池企業剩不超40家

    楊紅新認為,2024年是鋰電行業深度調整的元年,產能過剩、融資變差、價格內卷、經營挑戰能問題都在今年集中體現。
    2024-07-07 13:23
  • 近33億元!億緯鋰能海外擴產儲能電池

    億緯鋰能7月5日公告,全資孫公司億緯鋰能馬來西亞有限公司擬以自有及自籌資金投資建設儲能電池及消費類電池制造項目,投資金額不超過32.77億元。
    2024-07-08 18:44
  • 從433家電池工廠看產能過剩虛實

    電池產能過剩不是簡單比大小,而是涉及當前電池技術、未來電池技術、地緣政治、貿易爭端的復雜方程式
    2024-07-21 10:08
  • 總投資140億!寧德時代洛陽基地一期項目電池工廠投產

    來自 洛陽融媒 的消息顯示, 7月20日,寧德時代洛陽基地一期項目電池工廠正式投產,首個麒麟電池在河南洛陽完成封裝 。這意味著洛陽攜手寧德時代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生產基地邁向新階段,將為洛陽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據悉,寧德時代洛陽基地
    2024-07-22 23:33
  • “固態電池”將取代大電量鋰電產品?

    2027年即將進入規;逃玫墓虘B電池,究竟能否在新能源物流車市場取代大電量磷酸鐵鋰電池?大電量磷酸鐵鋰電池和固態電池,誰才是市場最優解?
    2024-07-08 10:57
  • 變身國企!這家鋰電上市公司即將易主

    7月19日晚,鋰電濕法隔膜上市公司滄州明珠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東塑集團已與河北交控集團正式簽署股份轉讓框架協議,交控集團擬以協議轉讓方式受讓東塑集團持有的、占滄州明珠總股本11.00%的股份。 同時,還將剩余1.3億股滄州明珠股份的表決權、提案權等非財
    2024-07-24 08:36
  • 中國石化建成華南地區最大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

    前言 6月30日,廣州石化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擴能改造項目機械竣工進入生產準備階段,項目包括5200標準立方米/小時氫氣提純裝置,加氫母站及配套單元,這是中國石化建成的華南地區最大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 來源:中國石化 廣州石化新建5200標準立方米/小時氫
    2024-07-04 10:27
  • 全球“氫風”正勁 中國產業鏈公司加速出海

    “氫風”正勁,面對國際市場從氫能裝備到整體解決方案需求的不斷提升,國內產業鏈公司瞅準時機,紛紛加快了開拓海外市場的步伐。
    2024-07-01 09:18
歡迎投稿
聯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m.astra-soft.com
發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6284224
在線投稿
微信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avtt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理论视频在线观看|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软件|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丫头稚嫩紧窄小缝| 欧美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主播福利一区二区|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视频|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成人男女网18免费视频|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羞羞色院91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一级在线观看|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国产美女牲交视频|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在线电影| 欧美激情xxxx性bbbb|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视频| 24小时日本电影免费看| 手机在线观看视频你懂的| 亚洲欧洲专线一区| 美团外卖猛男男同38分钟|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一级毛片aaaaaa视频免费看| 果冻传媒电影在线| 免费一级特黄特色大片在线|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夜色资源站www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精品国产av片国产|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 厨房里摸着乳丰满在线观看| 人人玩人人添人人| 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欧美夫妇交换完整版随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