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在政策推動與技術迭代的雙重驅動下呈現顯著動態。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深化能源低碳轉型,加速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光伏產業鏈迎來全面漲價,供給側改革持續深化;新能源車銷量保持高增,固態電池等新技術產業化進程進一步明確;風電、氫能及電網建設領域亦釋放積極信號,行業整體維持強于大市評級。
光伏與風電:供需格局調整推動產業鏈優化
光伏產業鏈漲價具備短期持續性。本周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價格普遍上漲,9家頭部企業密集調價,部分企業單周調價達2次,春節后累計漲幅約0.04-0.08元/W。漲價主因包括需求端搶裝預期及供給端政策趨嚴: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推動國內光伏搶裝,而發改委提出分行業化解結構性矛盾的政策信號,將進一步加速落后產能出清。預計當前漲價趨勢或延續至年中,但需關注6月后需求動能的變化。
風電海陸并舉,國產供應鏈盈利修復可期。國內海陸風電招標及建設穩步推進,2025年需求向好預期帶動整機及零部件環節盈利修復。海外市場亦迎來利好,伴隨利率下行及項目規劃落地,國內企業出海邏輯強化,樁基、海纜等環節受益明顯。例如,通威股份近期推出轉換效率突破25.21%的高效異質結組件,技術優勢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
供給側改革深化重塑行業格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整治行業內卷化競爭,政策端持續推動硅料、電池片環節格局優化。頭部企業通過金屬化技術提升滲透率,疊加成本優勢,2025年盈利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
新能源車與新技術:政策驅動全產業鏈量利共振
新能源車銷量高增,材料環節盈利回升。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2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72萬輛,同比增長85%,比亞迪、小鵬等車企交付量同比增幅均超160%。需求增長帶動部分電池材料環節漲價,鋰電正極、電解液等領域盈利改善顯著。例如,當升科技與SKOn簽訂1.7萬噸正極材料供貨協議,石大勝華與寧德時代達成10萬噸電解液采購合作,頭部企業訂單放量進一步強化行業集中度。
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固態電池技術路線持續突破,2027年量產預期明確,相關電池、材料及設備企業布局深化。通威股份在異質結組件領域的技術突破亦反映行業技術迭代加速趨勢。此外,氫能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綠氫與化工、儲運等環節應用逐步落地,電解槽及燃料電池企業技術優勢凸顯。
電網與儲能支撐能源轉型。國內特高壓及主網建設提速,海外電網改造需求旺盛,推動電網設備環節維持高景氣。儲能領域短期聚焦降本增效,中長期則需依托顛覆性技術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史玉波指出,能源科技創新需統籌技術攻關與全環節集成,氫能、數字化等方向將成為未來重點。
風險提示:產業鏈價格競爭超預期;國際貿易摩擦加劇;政策落地進度不及預期。
本文源自:金融界
隆基集團副總裁佘海峰:降成本仍要靠電池效率提升2022-04-07 16:41
|
PERC技術助推資本注入電池產能擴張2018-06-20 12:05
|
23位大咖預判行業走勢變局!值得340萬光伏人深思!2018-05-31 11:44
|
江冰:光伏+電動車將成為能源系統主要特點2018-03-23 14:22
|
高紀凡:我國光伏的未來在于全球化布局2017-10-24 11:35
|
趙為:“光伏+儲能”助力新能源消納2017-10-20 16:55
|
楊立友:N型電池獨具優勢 度電成本驅動光伏產業化技術發展2017-10-17 17:05
|
國家能源局李創軍:健全光伏發電管理制度2017-10-17 10:22
|
王斯成:不能單純以組件效率作為“領跑者”優劣的判定條件2017-09-01 15:45
|
聯盛新能源董事長何旖莎:光伏市場結構轉變 工商業分布式迎最佳發展時機2017-08-16 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