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18中國(青海)鋰產業與動力
電池國際高峰論壇”的“動力
電池產業投資與運營創新”高端對話上,微宏動力系統(湖州)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宋寒作為對話嘉賓出席,并參與討論了我國動力電池行業的發展現狀和競爭格局;主要技術發展趨勢等話題。
“堅持對的”微宏始終堅持快充路線
據宋寒介紹,微宏動力自2006年成立以來,秉持“快充電、長壽命、高安全”的研發目標,專注在快充動力電池領域不斷創新,產品快速迭代,目前已經在商用車領域形成了較好的市場基礎和用戶認可度。
當前,受補貼條件及能量密度的限制,大多數電池企業的技術路線或商業模式或多或少會被影響,但微宏認為,市場最終會根據運營經濟性的需求做出選擇,無論什么樣的商業模式,歸根到底還是看消費者的需求點在哪里。
從2009年至今,受動力電池政策變化的影響,微宏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但無論政策如何變化,有沒有補貼,微宏都會始終堅持快充技術路線。宋寒說:“隨著補貼退坡,快充的優勢將進一步凸顯。”微宏下一步將在純電動出租車、網約車方向繼續推動快充模式的應用。
而當前用戶的痛點,除了里程焦慮、充電時間之外,還關注電池的安全性和壽命,在微宏看來,動力電池行業要想走的更遠,首先需要解決掉這些方面的問題。
據介紹,微宏最近在對國內某城市運營的快充大巴與同城慢充大巴進行全壽命周期對比分析時發現,快充的優勢更明顯。
首先,目前微宏最新投運的電池系統,其單體能量密度為220Wh/kg,系統能量密度超過140Wh/kg,這與普通慢充電池相比已經沒有區別,而微宏在這個基礎上卻能做到15-20分鐘充滿,在滿足續航的同時,也保證了運行效率。
其次,快充樁的車樁比更低,使用效率更高,與慢充樁相比其實更經濟。所以微宏快充電池8年運營下來,一個車隊總體能夠為公交用戶省幾百萬的費用。
微宏認為,在后補貼時代,用戶必然會根據運營經濟性來選擇產品,所以對微宏來講,在有補貼或是無補貼的情況下都會堅持快充技術路線。
“挖掘潛力”微宏持續挖掘技術潛力
從歷年新能源汽車各月產量情況分布來看,每年上半年電池企業明顯開工不足,到了下半年,尤其是到第四季度的時候,產量突飛猛進,間接導致了電池企業生產不穩定,以及產能利用率低的問題。
宋寒表示,除了政策環境的主因外,這也包括企業自身技術水平與資源整合能力不夠,這些都是動力電池企業面臨的挑戰。而微宏應對的方法,就是技術不斷升級,在“快充電、長壽命、高安全”的基礎上,提升能量密度,形成自己的技術特色。
這不但需要微宏自身努力,更需要整個行業進一步加強產業鏈接的協同合作,比如與上游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的協同,以及與下游車企的合作。宋寒認為,電池企業應當與車企形成良性協作,針對市場需求,共同開發產品,而不是追隨政策匆忙上馬新項目。
可以幫助電池企業間接降低成本的,還有電池回收工作。宋寒表示,雖然當前電池回收的技術起步不久,但未來必然對整個產業鏈產生重要影響,也是未來所有電池企業和用戶不得不去做的一個事情。
2018年2月22日,工信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布《多部門關于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聯節函〔2018〕68號”);2018年2月26日,工信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布《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即“工信部聯節〔2018〕43號”,作者注:2018年7月2日,工信部再次發布同名文件“2018年第35號”),可見政府對待電池回收問題重視程度,自然也引起了包括微宏在內的所有電池企業的重視。
在微宏看來,動力電池最重要的是在全生命周期內為用戶和社會帶來價值,無論回收、儲能,還是梯次利用,都是微宏技術研發長期都在關注的方面。微宏快充在堅持長壽命、高安全的產品理念基礎上,也會在國家政策之下,積極做好電池的回收和管理工作。
(責任編輯: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