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兩會已順利閉幕,宇通E10成為了有史以來首次服務兩會的新能源客車。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已進入成長期,2016年新能源汽車會比2015年有一倍以上的增長。
而作為汽車行業的人大代表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在此次兩會上建議,國家在完善管理的同時,可以利用政策優勢,加強充電樁的鋪設。目前來說,新能源汽車數量不足夠大,做充電樁的企業很難實現盈利。國家可以逐步把基礎設施先做起來。
值得注意的是,安進并不是唯一在此次兩會上提及新能源汽車相關提案的車界人大代表。
“多位車界代表希望通過借助于‘兩會’,建議國家利用政策優勢,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充電實施的建設與投入,并希望借助兩會,呼吁全社會關注新能源汽車行業,提高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普及度。”千訊(北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莫頌娟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
新能源汽車成焦點
安進在兩會期間表示:“如果使用環境好了,充電樁建設比較充分,解決了使用中的問題,消費者不一定非要購買續航里程長的電動汽車,這樣價格也會降下來,國家的補貼壓力就小了。一些節省下來的補貼也可以補給充電樁企業”。
另外,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北汽的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超過兩萬輛,相比2014年同比上漲360%。
而全國人大代表、北汽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徐和誼認為,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大有可為,主要基于以下三點:一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與世界在同一起跑線上;二是中國有大量優質的互聯網企業做基礎;三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可以帶動輕量化、軟件設計等多個領域的快速發展。
徐和誼表示,對于2016年的整個新能源市場,感覺增速不會低于去年。希望借助兩會,呼吁全社會都來關注新能源汽車,消費者優先選擇新能源汽車。
日前,有消息稱,長安汽車(14.34, 0.00, 0.00%)聯手吉利、科力遠(17.450, 0.01, 0.06%)和云內動力(6.82, -0.22, -3.12%)增資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子公司,這是國內第一次自主品牌汽車企業聯手開發技術平臺。
而全國人大代表、科力遠董事長鐘發平在此次兩會上呼吁,要補貼混合動力車型,提出的建議包括《關于按節油率給予補貼、購置稅減半,加速推廣和普及混合動力汽車的建議》《關于加大自主品牌混合動力汽車示范推廣的建議》和《關于支持民族自主混合動力技術研發平臺的建議》。
“混合動力汽車的節油率達到25%-55%,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0%-80%。與此同時,相關調研數據表明,在中國當前的電力結構下,使用性能相近的電動汽車代替燃油汽車,不但沒有減少化石能耗,反而增加油耗約12.9%-26.9%。”鐘發平說。
為此鐘發平建議,在下一輪補貼政策周期(2016年至2018年)對混合動力車依據燃油經濟性按節油率分檔次給予補貼。另外,在購置稅等稅費優惠方面進行頂層設計,對混合動力汽車制造端與市場消費端給予政策扶持。
“在即將實施的CAFC積分制度中,比照新能源按節能減排能力給予混合動力汽車CAFC積分和標準計算優惠。另外,應在中國城市公共交通領域,大力率先示范推廣自主品牌混合動力汽車。”鐘發平表示。
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因素依舊多
那么緣何多位車界大佬都在兩會上提及了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提案?
“江淮汽車早在2002年就開始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技術路線進行探索,在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方面有一定的市場優勢。因此就企業未來發展而言,江淮汽車代表提出要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對記者說。
莫頌娟指出,江淮汽車代表們的落腳點是想借助于“兩會”,建議國家在完善管理的同時,可以利用政策優勢,加強充電樁的鋪設,將新能源汽車的配套充電實施建立起來,帶動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和帶動新能源汽車以及充電樁企業盈利。
蕭函對記者指出,北汽汽車旗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已經坐上了全球純電動汽車銷量第四把交椅,可見北汽新能源的實力,因此該企業代表也提出要加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充分利用自己的企業優勢搶占市場份額。
“北汽汽車代表們希望借助兩會的媒體效應,呼吁全社會關注新能源汽車行業,提高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普及度。”莫頌娟表示。
而中研普華研究員曹慧則對記者表示,2015年隨著政策推廣的深入、產品市場定位的明確,市場自身正在爆發出巨大的力量。2016年是奠定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地位的一年,產銷量不可限量。
對此,蕭函表示贊同。“但目前制約各大自主品牌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因素有很多。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還不完全,充電樁建設還不夠完善,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解決。
“另外,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續航能力、安全性還有待加強,消費者消費觀念還需慢慢轉變。”蕭函說。
比亞迪新能源發展被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在兩會召開之前,已經有比亞迪、力帆、江淮、長安、北汽、上汽、廣汽傳祺8家自主品牌車企發布了2016年新能源布局規劃。
曹慧對記者指出,2016年多家自助品牌汽車制定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戰略,其中北汽集團的戰略較引人關注。
“北汽集團的‘十三五’總體發展規劃,結合未來的市場,提出三大戰略,即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智能化發展戰略以及國際化發展戰略。”曹慧對記者說。
徐和誼表示,針對消費者關注的新能源車品種單一、續航里程短等問題,北汽集團對新能源汽車產品戰略進行了完善和調整。公開資料顯示,預計北汽新能源年內將推出三款全新車型,其中包括一款電動SUV車型(今年上半年)、一款全新的純電動轎車(9月份),另外還有一款采用全鋁車身設計的新車型(今年底)。
此外,公開資料顯示,北汽新能源將以“1(北京采育基地)+2(常州基地、青島基地)+I(北汽集團內部傳統乘用車生產基地)+P(社會合作伙伴生產資源)>80”為基礎,在十三五末期形成80萬輛以上生產能力,年產銷50萬輛規模,打造年營業收入600億元、上市市值1000億元的企業。
而在莫頌娟看來,更看好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近日,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排行榜2015年度榜單發布,比亞迪再一次榮登銷量冠軍,全年銷量達到61722輛,而這樣的銷量成績遠遠超過日產、特斯拉等品牌。
對此,蕭函表示贊同,并表示,在發布新能源規劃的多家自主品牌車企中,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或較好。今年兩會將新能源列入戰略規劃,政府對新能源汽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亞迪熱愛新能源技術,并掌握電池、電機、電控等多項核心科技,在新能源汽車上有一定的技術優勢,所以比亞迪將迎來發展的契機。”蕭函表示。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