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充電設施建設提高到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雙引擎”,實現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高度。
點評:
再次明確充電設施建設目標,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滿足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根據《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提出的“2020年滿足1.2萬座充換電站、480萬臺充電樁接入需求”,我們預計國內基礎充電設施市場規模超千億。
《意見》對建設、資金、盈利模式及責任分工做出規定
(1)建設方面,一是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二是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不低于10%;三是每2000輛電動汽車至少配套建設一座公共充電站;四是自有停車位安裝充電設施無需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等;五是將單位配建充電設施情況納入節能減排考核獎勵范圍。
這些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做出要求,同時與單位考核掛鉤,有助于切實有效的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加快建設。(2)鼓勵利用社會資本設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專項基金,發行充電基礎設施企業債券;同時,探索利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有助于解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巨額資金來源問題。(3)盈利模式方面,在已有的收取電費+服務費外,鼓勵發展“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的創新增值服務來提升運營企業的盈利能力。4)《意見》明確了各部門的責任分工,有助于統籌協調合力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市場的建設。
綱領性文件,政策力度大,后續配套政策預期仍強烈
(1)《意見》是國務院層面首個專門針對充電設施建設的綱領性文件,我們認為,相對于去年財政部發布的《關于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獎勵的通知》(僅針對達到一定推廣數量的推廣應用城市),層次更高、涉及面更廣,政策效力更大。(2)后續有望發布的配套政策有: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指南;充電接口及通信協議等標準;充電接口互操作性檢測、充電服務平臺間數據交換等標準制修訂;“十三五”期間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財政獎勵辦法;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明年3月底前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明年3月底前出)以及各地實施細則等,并將建立國家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這些配套政策的陸續出臺,將從各方面有效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市場加快建設,千億規模市場打開指日可待。
投資邏輯與推薦標的
為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國家已將新能源汽車納入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重大工程包。在政策持續加碼的大背景下,一方面產業資本集中進入緩解核心部件產能瓶頸;另一方面,各大主流車企紛紛出臺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積極推出新車型加大市場供給,吸引終端需求。這些共同推動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節節攀升,有效帶動上下游產業鏈需求。我們認為,在新能源汽車被賦予穩增長使命、年底推廣考核到期的背景下,政策持續加碼仍可期,產銷仍將持續爆發,四季度月產銷有望分別突破3萬輛大關,全年銷量有望突破20萬輛。維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看好”評級。推薦天齊鋰業、國軒高科、多氟多、特銳德、動力源、正海磁材、大洋電機、信質電機、比亞迪、宇通客車、萬向錢潮等。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