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的第二個相似性就是出身草根。雖然今天兩個人都已經列入富豪榜的前列,但是兩個人的出身都很苦,既非官二代,也非富二代,更非紅二代,是貨真價實的真正草根。李書福出身于浙江臺州一個貧窮落后的山村,19歲時靠走街串巷給人家照相起家,后來組裝照相機,從廢舊物品提煉金銀,再后來生產冰箱,生產摩托車,最后生產汽車 ,終于創下一番事業。王傳福比李書福小三歲,出身比李書福還苦,他從小就失去父親,后拉又失去母親,是靠他大哥和嫂子的資助才讀完大學,據說,最窮的時候連10塊錢學費都拿不出來,后來借錢創業,創辦比亞迪公司,再后來生產汽車,成為全國最知名的新能源汽車公司。
李書福和王傳福第三個相似的地方就是都有廣闊的國際視野, 有能力站在世界前沿。王傳福在生產電池的時候,合作伙伴就是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全球巨擎,后來生產汽車,又拉來巴菲特給自己站臺,雖然比亞迪的業務主要集中在中國,但是卻能夠充分利用國際資源。李書福的視野也非;趾,尤其是吉利發展到一定規模以后,李書福將目光投向世界,幾年時間先后入股和收購英國錳銅公司,收購全球第二大獨立變速箱企業DSI公司,還在2012年成功收購了北歐老牌汽車公司沃爾沃,充分顯示了李書福寬宏的國際視野和銳利商業天賦。
說完兩人的相同點,然后再說說兩個人的不同點,這些不同也決定了兩個人所領導的企業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比如兩個人同樣是狂,但是狂的表現不同,目的不同,最后的后果也不一樣,李書福的狂其實是一種聰明的狂,無奈的狂,和一種心虛的狂。在李書福進入中國汽車行業之前,中國汽車行業是國企和外資的天下,汽車主管部門寧可將市場讓給外國人,也絕對不允許民族自主品牌染指,對于大批民族資本施行扼殺戰略,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李書福口出狂言,說自己也能造汽車,而且不需要國家一分錢投資,賠了錢算自己的,而且故意將造汽車說的簡單無比。而李書福的狂言極大激發了公眾和輿論的熱情,在李書福強烈要求一次失敗的機會的情況下,主管部門迫于民意,不得不給李書福一張汽車生產牌照。所以說李書福當時的狂,其實并非真的狂,而不過是為了獲得造車資格的一次裝瘋賣傻罷了。而王傳福的狂和李書福截然不同,王傳福當年口出狂言要在2015年做成中國第一的背景是2008年比亞迪高速發展,當年汽車銷量超過40萬輛,一款F3月銷最高達3萬多輛,創造了當時國內轎車最高紀錄,在飆升的成績面前,王傳福頭腦發熱口出狂言,失去了理性判斷,結果后來栽了一個大跟頭。
從兩人發狂的經歷來看,王傳福和李書福的性格其實有著更大的不同,王傳福應該是一個優點非常突出的人,同時也有一些明顯缺點,而李書福各個方面比較均衡。
王傳福白手起家,能夠在電池生產和汽車生產兩個差別很大的行業做出優異成績,說明王傳福有著極大優點,而他的優點,更多表現在技術和研發方面,生產電池的時候,它的技術能夠很快超過業界前輩而排名國內第一。而生產汽車的時候,它很快就掌握了發動機、變速箱和電池的技術,即便大眾上市不久的DSG雙離合變速箱,比亞迪經過研發,也很快就推出了相似產品。比亞迪生產的秦、唐等新能源汽車,從技術數據數據來說,基本可以秒殺絕大多數競爭對手。但是除了在技術方面一枝獨秀之外,王傳福在戰略、管理、營銷方面乏善可陳,他既不能洞察行業發展的趨勢和脈絡,也不能建立嚴謹的品管體系,在營銷活動方面總是被人詬病用力過猛,結果從2008年到現在6年時間,比亞迪幾乎一直原地踏步,此前自主老大的地位早被人超過,自己也一直在虧損的泥潭里苦苦掙扎。所以很多人認為,如果當年比亞迪專心研發電池,而不涉及整車,專心做一個汽車業的英特爾,充分發揮比亞迪的研發長處,前景似乎要光明更多。
而李書福和王傳福又截然不同,吉利汽車沒有特別大的優點,無論在研發、技術、產品、營銷和戰略方面,并沒有任何一個突出的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但是吉利也沒有明顯的缺點,而且非常擅長學習,懂得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借助外部力量發展自己。更重要的一點是,李書福外表粗豪,其實粗中有細,非常懂得做人,十幾年來,吉利的總裁高管走馬燈一樣輪換,但是基本都是好合好散,沒有發生一起雙方撕破臉皮的事件,從這點考慮,李書福確實有獨到之處。
最近5年來,李書福和王傳福都經受了挫折,王傳福因為企業策略失誤,導致企業發展陷入隱憂狀態,企業產品因為當年的F3,品牌形象急劇下滑,陷入惡性循環的泥潭久久不能自拔。而吉利則正在為前幾年貪大求全鋪開的攤子繳學費。
但是從近兩年開始,王傳福和李書福又開始了突圍和進攻,王傳福突圍的手段是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大大加快了新能源汽車投放力度,妄圖借助新能源汽車打一場翻身仗。而李書福則現實很多,他還是循序漸進,逐級突破,在帝豪在A級車站穩腳跟以后,它正在集中力量在B級突圍,這一次李書福拿出了博瑞,而輿論對其好評如潮。
對于王傳福和李書福的未來,我們無法預測,我們甚至無法判斷兩個人哪一個更適合行業的領袖,英特爾的格羅夫曾經說過“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如果按照這個道理,似乎王傳福的勝算更大,但是現在英特爾的日子也不好過,而既缺少激情也不偏執的豐田和大眾們反而意氣風發,如果這么理解,似乎李書福的未來更為燦爛。
一切皆為可知,一切皆有可能,我們靜觀其變。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