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股市報道,疑超威電池董事長周明明移民澳大利亞,并累計減持超威7380萬股套出現金,在股市融資借貸23.5億,面臨崩盤的可能……”。在剛剛過去的一周,國內鉛酸電池行業巨頭、在港上市的超威動力,因一則所謂網絡爆料而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
事實情況究竟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輿論漩渦,為證明自身"親白",超威動力方面選擇第一時間向警方報案,其公司總部所在地長興縣公安局隨后啟動立案偵查。
據中國網11月16日的報道,長興縣公安機關已于11月14日抓獲涉嫌發出上述網絡爆料的兩位造謠者。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兩位嫌疑人竟然是國內另一大鉛酸電池行業巨頭、同樣也在香港上市的天能動力的員工:一位是天能公司網絡維護部門的萬某,另一位是天能公司蘇南大區經理熊某。二者目前分別已被刑拘和取保候審。
此前,超威動力公司負責媒體接待的負責人楊元玲對21世紀網示,“傳聞純屬無中生有,超威目前運營狀況良好,資金充足,上市公司股價也沒有發生大的波動。”
在他看來,謠言大抵為超威的競爭對手所為。事實上,作為國內鉛酸電池行業的雙雄之一,超威動力上半年的業績極為耀眼:據超威動力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收入42.09億元,按年增加117%,純利增長127%至3.22億元,實現營收和純利的雙百增長。
“有些企業在市場上落了下風,便開始搞小動作。”他同時表示,“在電池行業發展的關鍵時刻,超威要避免口水戰,不做沒意義的事情。”
事實上,作為國內鉛酸電池行業的巨頭,超威動力和天能動力共占據了市場30%~40%份額。去年以來,超威動力和天能動力兩大企業均大規模增加產能。其中,超威動力宣布在河北投資約19億元從事鉛酸動力電池生產。
另一方面,一個不得不提及的背景是:去年以來,國內掀起整頓鉛酸電池行業的"環保風暴",大量不合格的企業與電池小作坊被要求關閉。不但據不少業內人士透漏,整頓行動過后不久,大量小作坊“死而復生”,如今行業內仍有1000多家企業。加上超威、天能等行業巨頭的產能擴張,產能明顯過剩。
據了解,今年4月開始,為加快銷售,天能動力和超威動力先后降價。隨后,大量中小電池企業紛紛跟進,一時間,整個行業陷入"價格戰"。
到今年8、9月份,鉛酸電池的平均價格較年初下降了10%以上。今年上半年,8家主要的鉛蓄電池企業存貨總額高達49.43億,而其凈利總和僅為10.67億元,存貨相當于凈利的4.65倍。
作為一家集生產、研發、銷售、外貿于一體的科技型民營大型蓄電池上市企業,超威動力公司董事長周明明的夢想就是,打造“動力、儲能電池行業標桿,成為全球電池制造第一品牌”冠軍企業。
據該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20多年來公司已經積累相當豐富和成功的經驗。2010年10月,超威正式成立鋰離子電池事業部;2011年11月,在此基礎上又成立浙江超威創元實業有限公司,專門從事非消費電子類鋰離子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11年底,具有原創自主知識產權的電動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系統正式下線,并批量應用于電動汽車領域。此舉被認為開創了超威電源產品結構調整的先河,也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早日成功轉型作出重要貢獻。
(責任編輯:王杰)
格林美建新能源汽車供應鏈“朋友圈” 動力電池競爭加劇2017-04-07 09:57
|
吉利新能源汽車立百萬銷量軍令狀 補貼后價格很有競爭力2015-11-23 08:30
|
制造雖易質量不易!獨家揭秘超威電池2015-11-03 09:19
|
超威電池重本下注鋰電領域 產能將增至30億瓦時2015-10-28 10:45
|
超威電池重本下注三元鋰電 產能將達3GWh2015-09-08 10:48
|
超威、天能上榜“2015中國企業500強”2015-08-31 08:27
|
力帆新能源戰略:“換電”模式錯位競爭2015-08-14 08:49
|
超威與MOLL合作起停電池項目下半年或投產2015-07-22 09:45
|
手機電池同質化競爭激烈 德賽電池2015毛利率下降2015-07-20 09:35
|
特斯拉能夠提供很多競爭對手不能提供的東西2015-06-26 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