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新筑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子公司投資建設年產60000m³短流程釩電解液生產線項目的議案》。
公告顯示,項目總投資估算4.6349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年產30000m³釩電解液生產線,二期在一期基礎上通過增加主要工藝生產設備實現增產30000m³/a的生產能力。項目建設期一期項目預計2024年10月建成投產,項目二期根據市場情況,擇期建設。
經測算,本項目達產年均收入12.74億元,凈利潤6715萬元。所得稅后投資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9.59%,投資回收期為5.75年,預期效益較好。
新筑股份表示,此次對外投資的目的,是為了落實川發興能雙方股東的合作宗旨,從技術、資源、成本等方面構建川發興能在釩電解液制備行業內的核心競爭力,搶占釩電解液領域先發優勢。
成立子公司川發興能
項目總投資估算4.6349億元,資金來源為川發興能自籌,川發興能也是本項目投資主體(承辦單位)。該公司為新筑股份控股子公司,新筑股份持股比例為60%,興欣釩持股比例為40%。川發興能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為釩電解液制備業務,產品主要應用于釩
電池儲能領域。
早在2023年12月15日,新筑股份董事會就通過議案,同意公司在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與興欣釩共同出資設立川發興能,主要從事全釩液流電池電解液研發、生產及銷售業務。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同年12月18日,合資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冊登記手續,并領取了《營業執照》。
興欣釩于2015年建成長流程釩電解液示范生產線及配套檢測實驗室,2023年建成基于短流程技術的3500m³/a電解液的中試線,積累了豐富的短流程釩電解液生產線建設項目相關經驗和技術儲備。本次建設60000m³/a短流程釩電解液生產線項目將在汲取興欣釩前期項目建設經驗同時,聯合專業設計、工程機構進一步提升生產線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
圖片
發力釩電池儲能賽道
公開資料顯示,新筑股份成立于2001年,201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注冊資本7.69億元。2018年8月,四川省屬國企——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成為該公司控股股東。公司主營業務為軌道交通業務及橋梁功能部件、新能源發電業務,包括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及運營。
新筑股份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3.1億元至3.56億元。
綠研院注意到,近年來,新筑股份開始聚焦釩電池儲能領域:
今年1月25日,新筑股份與西南石油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圍繞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搭建開放合作平臺,共同探索建立校企融合、聚焦新能源產業協同發展的長效機制和戰略合作關系進行深入交流。新筑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肖光輝表示,希望雙方以此次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契機,未來進一步深化合作,聚焦釩電池儲能相關科技成果與產業對接推動合作落地見效。
去年12月7日,新筑股份與內江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大連融科儲能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四川省興欣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為期5年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四方一致同意建立緊密、深入、廣泛的戰略合作關系。
四方將內江市作為布局釩液流電池儲能產業的重點區域,按照內江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及能源發展規劃,在釩液流電池儲能產業集群建設、釩液流電池儲能示范試點項目建設、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創新平臺建設、釩液流電池儲能推廣應用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為何看好釩電池?
新筑股份在公告中提到,釩電池市場前景主要包括兩個:
一是高安全性的釩電池具有較好的市場發展前景。目前,針對三元鋰電池、鈉硫電池儲能事故頻頻,2022年國家能源局發布《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中大型電化學儲能電站不得選用三元鋰電池、鈉硫電池及不宜選用梯次利用動力電池。
而作為儲能領域里的新秀,全釩液流電池的安全性優勢凸顯。全釩液流電池利用不同價態釩離子之間的相互轉化,通過儲存、釋放化學能從而實現充放電的過程。與目前儲能電站的主流電池——使用非水電解液的鋰電池不同,由于全釩液流電池電解質離子存在于水溶液中,發生過熱、爆炸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安全性能使其在大規模、長時儲能領域中脫穎而出,具有較好的市場發展前景。
中信證券預計,在樂觀/中性/悲觀場景下,2030年國內新增釩液流電池裝機量為14.5/11.6/10.5GWh,海外新增釩液流電池裝機量為18.4/14.7/13.3GWh。
二是技術日益成熟,國內釩電池項目加速落地。目前釩電池核心技術掌握在中國、日本等少數國家手中。我國液流電池技術位居世界前列,代表企業包括大連融科、北京普能、上海電氣、偉力得等,國外領先的釩電池企業主要包括日本住友電工、美國UniEnergyTechnologies、德國Voltstorage、英國Invinity等。
2023年,我國釩電池儲能項目加速落地。近期國電投、三峽能源、中核匯能等多家企業進行了GWh釩電池儲能系統招標公告;2023年年底,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公示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的通知》,共56個項目被列為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總規模超8.16GW/29.86GWh。其中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示范項目共6個,規模共計800MW/3900MWh,規模占示范項目總規模(已公布)13.06%,占長時儲能示范項目總規模(已公布)18.55%。平均儲能時長4.88h,進一步凸顯全釩液流電池在電化學長時儲能技術路線的領先優勢。
項目存在風險
新筑股份表示,此次對外投資是上市公司產業結構調整,改善資產質量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為新筑股份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對推動公司轉型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不過,該公司也在公告中提到了存在的風險及應對措施。
儲能技術路線風險方面,目前儲能技術路線眾多,若其他技術路線如壓縮空氣儲能、重力儲能、非全釩液流電池儲能(包括鐵鉻、鋅鐵、全鐵、鋅溴等)技術路線實現重大突破或成本優勢,將制約釩電池儲能技術的市場應用。應對措施有推進釩電解液成本持續降低、積極探索推進釩電解液租賃模式等。
市場需求風險方面,若未來由于政策、市場等原因導致儲能產業發展不及預期,市場需求萎縮,將會對本項目的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響。應對措施為與意向客戶簽訂戰略供貨協議或長期訂、加強對釩電池儲能市場情況的關注、研判及應對等。
對于對公司的影響,新筑股份稱,本次對外投資是公司產業結構調整,改善資產質量的重要舉措,有利于為公司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奠定未來業務發展的重要基礎,對推動公司轉型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