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聯盟于近期在深圳發布了《2018年動力
電池鋁塑膜產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現場,電池聯盟高級研究員楊清雨分別從鋁塑膜產品及應用領域介紹、目前政策傾向及出臺行業標準現狀、鋁塑膜市場供給及下游需求分析、終端應用領域分析、典型鋁塑膜企業情況等方面,對《報告》內容進行了簡要解讀。
《報告》顯示,隨著軟包電池在消費類電池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2014至2017年上升接近70%);以及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向高能量密度傾斜,軟包電池因其安全性能高、容量大、內阻小、重量輕等優點開始逐步展現其優勢,愈發受到國內電池企業和整車企業的重視。而鋁塑膜作為軟包電池的包裝材料,也進入了發展快車道。
目前,全球鋁塑膜市場基本被日韓企業壟斷,2014至2017年間,日韓企業的市場占有率相對穩定,其中韓國栗村化學的全球市場份額就從8%上升至了14%。
統計顯示,2017年全球鋁塑膜市場出貨量約為1.8億平米,增速約為8%;2017年中國鋁塑膜需求量約為1.15億平米,同比增長21%,占全球需求總量的64%。然而,2017年,國內實際出貨量不足800萬平米,國產化不足7%,僅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4%,而且這部分鋁塑膜產品集中應用于消費類電池,先行企業在動力電池市場的拓展程度多處于測試、產線建設階段。
縱覽目前可預見的鋁塑膜應用場景,都隱藏著很大提升空間。三元軟包電池鑒于其制造成本低、能量密度高、靈活適應性強、回收拆解容易等優勢,被認為是未來最有發展前景的主流電池技術路線之一;另外,消費類電池中可穿戴設備市場增長迅速,加上動力及儲蓄電池發展對聚合物軟包電池的需求可見,鋁塑膜市場遠沒有飽和,正處于快速上升期。
目前,國內鋁塑膜企業已規劃產能2.4-2.8億平米,代表性企業有紫江企業、道明光學、新綸科技、蘇達匯城等。
上述要點及政策與標準、鋁塑膜市場供給分析、鋁塑膜上下游供需求分析、終端應用領域分析、代表性企業分析和未來趨勢分析等方面在《報告》中均有詳細的呈現,電池聯盟旨在為關注鋁塑膜產業發展的業內外企業、個人、機構等提供一定程度的參考,共同助力電池產業發展的更好、更高、更強。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