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國內上市公司中,鋰離子
電池公司寧德時代布局最早。它從 2015年開始研發鈉離子
電池,研發隊伍迅速擴大;2020年 6月,公司宣布成立 21C創新實驗室,中短期主要方向為鋰金屬電池、固態鋰電池和鈉離子電池;2021 年 7月,公司推出第一代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采用普魯士白/硬碳體系。公司表示下一代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研發目標是200Wh/kg以上。在系統創新方面,公司開發了鈉鋰電池系統解決方案。
寧德時代表示在去年公開,公司已經開始進行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布局,計劃于2023年形成基本產業鏈。實際上在寧德時代之外,國內規模較大的鋰電池公司蜂巢能源、鵬輝能源、ST雄獅等巨頭都在布局鈉離子電池。
整體上鈉離子電池處于產業化的早期。不過,“新型儲能資本”預測,相比這些上市公司或者準上市公司,國內一眾鈉離子電池的創業公司產業化落地進度要更快,否則這些創業公司何以生存?我們提出,如果按照1GWh產線投產來定義產業元年的話,2022年有望成為鈉離子電池產業化元年。
中科海鈉產業化領先
在產業化進度上,國內創業公司中科海鈉走在前面,其參與的兩條一共2GWh的產線有望在2022年投產。
第一條是與三峽能源、三峽資本、安徽省阜陽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設的全球首條鈉離子電池規模化量產線,在2021年12月17日至18日舉辦的2021首屆阜陽投資貿易洽談會上達成合作,該項目落戶安徽省阜陽市,一共規劃了5GWh產能,第一期規模為1GWh。三峽能源3月24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這條量產線預計將于2022年正式投產。
第二條產線是聯合華陽股份資子公司山西新陽清潔能源有限公司、中科院建設,為1GWh鈉離子Pack電池生產線,也對外官宣2022年投產。上市公司華陽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項目可研報告已獲得通過。根據公開報道,這一項目擬投資2.8億元,將建設年產圓柱鋼殼鈉離子電芯4000萬只、方形鋁殼鈉離子電芯400萬只的兩條生產線。
這一條產線將生產電動兩輪車電池及儲能電池模塊,打通產業鏈條,搶占市場先機,加快鈉離子電池商業化發展進程。
此外,根據公開資料,中科海鈉2000噸鈉電池(0.8GWh)正負極產線已于2021年12月完成安裝調試,2022年投產。之后將在2023年擴產到10GWh,相當于正負極各2.5萬噸。
國內值得關注的6家創業公司
從全球來看,2010年是鈉離子電池創業的起點。
2011年由牛津大學主導成立的Faradion公司,是全球首家從事鈉離子電池研究的公司。它在2015年開發出電池系統,材料為層狀金屬氧化物和硬碳體系。它在2015年與Williams Advanced Engineering 公司以及牛津大學合作展示了全球首款鈉電池驅動的
電動車;今年4月,它獲得澳大利亞ICM公司的一份鈉離子電池的訂單,這也是Faradion在澳大利亞的首份鈉離子電池訂單。這家企業在今年被印度跨國公司信實工業以1億英鎊收購。
在國內,2017年是創業公司陸續出現的起點。
1)首家鈉離子電池公司是成立于2017年2月的中科海鈉,公司團隊主要來自于中科院物理化學研究所,帶隊人物是研究員胡永勝,主要采取了氧化物/硬碳材料體系。目前其電芯能量密度已接近 150 Wh/kg, 循環壽命達 4000次以上。商業應用早、產線豐富,已經完成多輪數億元融資,是國內的頭部公司,近期華為入股。
2)在中科海鈉成立2個月之后,專注于水系鈉鹽電池的賁安能源成立,創始人為中科院上海硅鹽所的研究員劉宇。截至目前賁安能源擁有四十余項專利,內容覆蓋多項核心技術。研發與制備的水系鈉鹽電池及其儲能系統,具有本質安全、綠色環保、循環壽命長、度電成本低等顯著優點,是一種極具市場空間和替代性的本質安全型的新型儲能,已經通過多項安全認證。
其水系鈉鹽電池產線于2018年投產,獲得國內外能源企業的關注,目前已經完成全球數十兆瓦時級別的部署。近期啟動擴產擴容計劃,目標在2023年前擴產至吉瓦時(1吉瓦時=1000兆瓦時)產能,并打造全產業鏈配套能力。
目前賁安能源電池產品銷往海外,廣泛服務于歐洲、亞洲工商業用戶及戶用儲能市場,在建以及運行的儲能系統超過上千套。
3)在賁安能源成立大約一年之后,上海交大背景的一個研發團隊成立了浙江鈉創新能源,由上海電化學能源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紫劍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帶隊人物為馬紫峰,主要采取了氧化物/硬碳材料體系。
2019年4月,正極材料中試線建成并滿負荷運行;2020年10月,公司二期生產規劃基地建設;2021年 7月,公司與愛瑪電動車聯合發布電動兩輪車用鈉離子電池系統;2021年11月7日,鈉創“年產8萬噸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簽約儀式召開,該項目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用地300畝。建設包括鐵酸鈉三元正極材料等在內的鈉離子電池關鍵材料,建設鐵酸鈉基正極材料前驅體及正極材料產線。同時在規劃一條1GWh的電芯產線。
在融資方面,目前已經完成多輪融資,戰略投資方三輪車公司淮海控股已經在2021年底入局。
4)同在浙江鈉創成立的2018年,遼寧宏成集團旗下的星空鈉電成立,公司以鈉離子儲能及智能微電網技術為核心帶動力,組建了由5位國內外材料領域頂尖院士、9位杰出博導、50位博士精英團隊構成的電力儲能研究院,產品技術路線不詳。根據其官方介紹,目前鈉離子電池已經規模化量產,達到商業化應用水平。
早在2019年1月,星空鈉電對外宣布其世界首條鈉離子電池生產線投入運行。經國家權威機構測試,產品性能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鈉離子電池在批量達產后,將率先在國家電網供電領域中得到應用。
星空鈉電對外宣稱,已接下國網遼寧綜合能源有限公司的百億訂單,達到規模化生產及應用能力后,年產值將達到100 億元以上。
在融資方面,該公司在2020年融過一輪鹽城中路開車資本的投資。
5)在2021年1月,蘇州眾鈉能源成立,正極材料走聚陰離子技術路線,專注于硫酸鐵鈉電池的研發。創始人趙建慶為為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博士、蘇州大學能源學院副教授。
公開資料顯示, 眾鈉能源圍繞聚陰離子技術路線進行電化學材料體系及工藝路線深度攻關,已成功制備出具有明顯價格和性能優勢的單體鈉離子電芯:第三方機構及客戶檢測結果顯示,該電池安全性及高低溫性能優異,同時兼具較高的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
在融資方面,公司已經完成三輪融資。
6)在眾鈉能源成立9個月后,高博能源在蘇州成立。創始人高立軍為連續創業者、蘇州大學能源學院教授,與眾鈉有很強的歷史淵源,同樣在正極材料上走聚陰離子技術路線。由于公開資料較少,其產品和融資進度不詳。
總的來看,鈉離子電池企業成立時間均尚短,產品矩陣和商業應用都亟待完善,但在大量資本的注入下,這一過程有望加速。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