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遠景科技集團發布《2023零碳行動報告》,公司已在2022年實現運營碳中和目標,遠景動力從而成為全球首家實現運營碳中和的
電池科技企業,以實際行動助力全球零碳轉型。
權威機構認證,多項措施并舉實現運營碳中和
報告顯示,盡管在過去一年中,遠景動力各類業務快速發展,產能布局和投產規模不斷提升,但依然通過能效提升、可再生電力開發、綠電交易等方式減少了運營層面(即范圍1和范圍2)約18.4萬噸碳排放,減排比例達到81.7%。
能效管理方面,遠景動力為各地工廠打造了能源管理和環境監測系統,對電、蒸汽、水等資源使用進行實時監測和異常情況預警,實現了能源使用可視化、精準分析、動態管理,每年每座工廠能耗可降低1.5%-5%。2023年2月,遠景動力江陰工廠獲得了中國首個五星級零碳工廠雙認證,并成為中國節能協會零碳工廠評價及披露平臺首批上榜工廠。
依托零碳產業園模式,遠景動力鄂爾多斯工廠已開始使用6臺5MW風機提供的綠電,光伏一期項目也將于2023年年底并網發電,并向80%電力由本地風電光伏直供目標邁進。結合綠電交易等方式,截止2022年年底,遠景動力全球已實現100%使用零碳電力。
針對無法通過短期舉措削減的運營碳排放,遠景動力通過資助VCS標準下“碳避免”和“碳消除”項目的方式,實現了2022年的全球運營碳中和,并獲得了權威機構英國碳信托(Carbon Trust)認證,成為全球首家實現運營碳中和的電池企業。
推出全球首批“碳中和”儲能電池
為加速新能源系統全生命周期的碳減排,遠景動力還推出了全球首批“碳中和”儲能電池,獲得國際權威認證機構TÜV 南德頒發的“碳中和認證(PAS2060)。
通過遠景方舟碳管理系統,遠景動力對儲能電池產品進行了“從搖籃到大門”的碳足跡分析,從原料開采、加工、包裝、運輸到生產、污染物排放等流程進行了精準的碳排放核算,自動生成碳排放報告并模擬減排路徑。產品碳足跡的信息均被記錄在儲能電池產品的“零碳綠碼”中,展示透明、可追溯、可認證的碳足跡數據。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電池生產采用100%綠電,遠景動力所產產品碳足跡整體遠低于同行業同類產品。
儲能對全球實現碳中和轉型至關重要,遠景動力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首款儲能專用電芯,多款產品已經交付全球頭部客戶,在中國、新加坡、美國、英國等地超過150多個儲能場站裝機運行。2022年,遠景動力儲能專用電芯出貨量超過3GWh,截至目前在手訂單超過70GWh。
綠色供應鏈+零碳產業園,賦能伙伴零碳轉型
實現全球運營碳中和是遠景動力零碳行動的里程碑,但絕非終點。遠景動力還將朝2025年100%綠電使用和2028年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的目標前進。
針對價值鏈碳排放(范圍3),遠景動力針對性地開發了供應鏈碳管理工具,并在日本和中國開展試點:第一階段選取部分核心供應商進行一對一的碳數據收集、核算和管理,范圍覆蓋電池的六大主材;第二階段,將碳管理工具推廣到所有主要供應商,以支持更實時、精準的碳足跡計算和“零碳綠碼”溯源,在實現自身產品碳足跡優化的同時,賦能產業鏈的綠色轉型。
此外,遠景動力鄂爾多斯工廠所在的零碳產業園,依托“新型能源系統”“零碳數字操作系統”“綠色新工業集群”三大支柱,協同風機、光伏、儲能等綠色能源裝備,不僅實現園區內生產100%使用綠色能源,更吸引華景、萬鋰泰、镕鋰等上下游企業入駐,形成電池及儲能產業鏈集群和新能源汽車制造產業鏈集群。
作為鋰電行業的零碳轉型引領者,遠景動力還積極參與電池行業環境產品聲明(EPD)標準和電池行業產品環境足跡數據庫的創建,與國際標準接軌,促進電池產品綠色評價標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為鋰電產業更加體系化、規范化的綠色轉型奠定基礎。
截止目前,全球已有超過95萬輛電動汽車搭載了遠景動力的電池,周期內預計替代汽油400萬噸,在尾氣端減少1300萬噸碳排放。伴隨著運營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與持續深化碳中和行動,遠景動力將攜手更多伙伴,加速開創更美好的永續未來。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