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國務院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為促進汽車消費,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
4月2日,合肥市發布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重點工作推進方案,提出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動國軒高比能動力
電池量產,強化動力
電池配套建設,加速壯大產業規模,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群。
對此,不少新能源汽車業內專家表示,中央和地方相關產業政策與規劃的推出,將有力促進未來汽車消費升級,尤其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或將促使我國新能源汽車在今年達到160萬輛的銷量目標,實現近30%的增長。
產銷下滑 主要受補貼及疫情影響
2019年,四部委發布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國家補貼標準平均退坡50%,退坡幅度不僅明顯高于前幾年,也遠遠超過市場預期。地方補貼也被強制退出,實際補貼退坡幅度遠高于50%。受此影響,新能源汽車月度產銷量迎來5連降,全年銷量僅達120.6萬輛,不僅遠遠不及年初160萬輛的市場預期,甚至還略低于2018年銷量,成為歷史上首次下滑。
進入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進一步下滑。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2月新能源車產量僅1.19萬輛,同比減少77%,環比減少75%。
作為新能源
電動車的核心部件之一,鋰電池行業也受到不小沖擊。動力電池分會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動力電池裝機量增速僅為10%左右。今年2月則僅為0.60gwh,同比下降73%,環比下降74%。
地方支持 合肥擬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群
為了應對行業大幅波動帶來的影響,補貼新政實施以來,政府加緊醞釀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8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要求釋放汽車消費潛力,實施汽車限購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探索推行逐步放寬或取消限購的具體措施。有條件的地方對購置新能源汽車給予積極支持。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近期工信部將協調相關部門,對新能源汽車以及相關政策作出調整,進一步推動汽車產業協調健康發展。商務部甚至五次表態,“催促”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出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開展汽車以舊換新等措施,以進一步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各地政府也陸續出臺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行業。如廣州市提出,在使用環節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重啟了新能源汽車補貼,并加快推進落實2019年6月新增的10萬個中小客車指標額度工作,視情況研究推出新增指標。浙江省亦發布《關于提振消費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實施意見》,提出鼓勵杭州有序放寬汽車限購措施等內容;4月2日,合肥市發布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重點工作推進方案,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動國軒高比能動力電池量產,強化動力電池配套建設,加速壯大產業規模,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群。
本次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政策的推出,是政府行業支持政策在全國層面的正式落地,也是對前期市場波動的一項重大應對措施。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該政策的推出,將有力促進未來汽車消費升級,尤其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或將促使我國新能源汽車在今年達到160萬輛的銷量目標,實現近30%的增長。
長期看好 動力電池企業紛紛布局
在動力電池領域,電池中國網報道認為,隨著各地鼓勵汽車消費政策的出臺,新能源汽車產銷將迎來一波高峰,對于動力電池需求帶動效應將會比較明顯。
事實上,盡管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遭遇短期陣痛,但業內仍看好行業長期發展,龍頭電池廠商均加速新建動力電池產線,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電池裝配需求。如寧德時代即在2月26日公告稱,擬投資100億元,建設寧德車里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預計新增鋰離子電池年產能約16GWh。國軒高科也與柳州市柳東新區管理委員會簽署了《國軒柳州年產10GW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投資協議書》。近日,國軒高科還就協議書相關內容推動落實情況進行實地調研,確保項目落地不停不等不拖,表明在行業短期陣痛下,國軒高科仍認為市場需求將保持快速增長,公司產能建設仍為目前重要工作之一。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補貼退坡影響的邊際減弱及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鼓勵政策的推出,新能源產業鏈行業整體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并沒有改變。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在內的行業領先企業,仍將受益于市場需求的進一步成長。
此外,儲能領域也為電池行業打開了新的市場空間。3月4日,中國移動發布招標公告,計劃采購25.08億元的通信用儲能電池,招標總量達6.102億Ah(約合1.95GWh)。緊隨其后,中國鐵塔也于3月11日宣布將采購2GWh的基站用儲能電池。根據GGII測算,2020年新建及改造的5G基站對于鋰電池的需求量將超過10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