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由中國人才研究會汽車人才專業委員會(簡稱中汽人)主辦、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官方合作單位的“2021年理事會年會暨中國汽車人才高峰論壇”在合肥盛大開幕。來自近70家整車及零部件企業、相關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及汽車院校的領導以及第三方服務供應商、新聞媒體代表等共計200多名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理事會年會盛大開幕
中汽人理事長朱明榮主持年會,中國人才研究會會長、原國家人社部副部長何憲發來賀辭,中汽人名譽理事長付于武、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戴茂方蒞臨現場致辭。
砥礪前行、穩中有進的新一年
中汽人副秘書長王宇作全面回顧了中汽人2020-2021年度工作情況。
這一年來,中汽人通過打造堅定的領導集體、提升“海歸之家”活力、深拓CAHRD服務多元化等舉措,加強組織建設;積極圍繞品牌活動、課題研究、行業協同項目、人才培養、人才宣傳、產業基地服務等多個領域,深化服務工作;同時,在“完善運營機制、提升綜合業務能力、強化人文關懷”等探索中,打造與“一流社團組織”目標相匹配的一流職業團隊。
會議還審議、表決了本年度理事會成員增補、調整建議名單。
《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汽車行業評價規范》第二期成果發布
由中汽人牽頭,15家整車集團參與的《國家職業技能標準汽車行業評價規范》(簡稱“規范”)的編撰工作已經順利開展兩年,繼去年年會發布首批四個標準之后,今年年會再次發布第二期“規范”,包括“機電維修工”“動力系統裝調工(發動機、車橋裝調)”“汽車焊裝生產線操作工”四個評價規范。
中汽人研究部副主任陳丹在“規范”編撰工作匯報中提到,去年發布的四大評價規范已進入了相關課程開發階段,同時已經在企業技能人才評價與鑒定工作中發揮參考作用。
中國人才研究會秘書長韋智敏、中汽人理事長朱明榮以及參與標準建設的企業人力資源負責人及秘書處代表,在臺上共同見證了“規范”第二期成果發布。
發布《汽車行業招聘經理人指數》
針對當前汽車人才戰愈演愈烈的新形勢,中汽人計劃聯合社會力量,通過調研及公開招聘信息按月計算出行業招聘需求指數,重磅開展《汽車行業招聘經理人指數》研究項目,旨在幫助企業了解人才市場動態,及時調整招聘及留才計劃。
會上,指數研究合作單位“嘉道咨詢”創始人時傲兵介紹了《汽車行業招聘經理人指數》研究項目的背景與意義,并根據2021年1-9月“汽車行業招聘經理人指數”,簡要分析了當前汽車行業人才需求與招聘的趨勢性變化。他指出,汽車行業的人才需求和招聘呈現出三個主要特征:一是汽車人才招聘呈現出逆市場特征,二是校園招聘的效果預期不容樂觀,三是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汽車行業人才的激烈爭奪將是新常態。
中國汽車人才高峰論壇:引領創變 聚力前行
作為國內唯一堅持關注人才、致力于為產業發展和汽車人才工作提供智力支持的高端論壇,本次論壇以“引領創變·聚力前行”為主題,通過行業報告、校企實踐、青年對話三個環節,圍繞汽車產業發展新形勢、汽車人才工作的轉型實踐和探索思考等展開觀點與智慧的交流與碰撞,以期多角度、多層面破解汽車人才面臨的困惑與挑戰。
專家獻智 把脈汽車產業與人才新趨勢
行業報告環節由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主持。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以“新起點、新戰略、新格局”為關鍵詞,探討了汽車產業發展趨勢。他指出,汽車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愈發重要;中國汽車市場正在引領這場變革,全球的汽車企業都能在中國舞臺大顯身手;汽車行業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主力軍,中國品牌的主場角色和擔當使命更加凸顯。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聚焦“中國汽車市場”,從消費者視角看汽車產業未來格局。對汽車銷量與消費情況作詳細解讀。他表示,隨著泛Z世代成為購車主力,汽車產業三大趨勢要引起足夠的關注:一是自主品牌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二是智能汽車將持續處于熱潮,三是電動化趨勢的到來比原來預想的要快。
中汽人理事長朱明榮從“新四化”浪潮下的汽車人才需求、“新一輪”人才大戰的特征與本質、汽車人才培養變革、存量人才盤活升級、“軟硬”人才深度融合、行業協會的擔當與使命等六個方面展示了大變革時代汽車人才發展的困惑與思考。他強調,新汽車催生新人才,存量人才要加速轉型,增量人才要適應轉型。

朱明榮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專務秘書長張寧對“智能網聯汽車人才需求分析”進行了分享。她指出,按高、中、低三種發展情境,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人才需求量為9.2萬-11.6萬人,而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研發人才存量約為7.2萬人,當年高校可供給人才僅為7300人,人才凈缺口最多為3.7萬人。
校企獻策 探索汽車人才工作轉型新思路
校企實踐報告環節由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主持。
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人力資源副總裁周全,基于“蔚來模式”,以“成就價值驅動的人和組織”為題,介紹了支撐蔚來發展背后的文化價值觀體系,以及如何通過價值創造、價值評估、價值成長、價值激勵四大價值驅動機制和獨特的價值驅動產品來推進文化價值觀的落地。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中心總經理江皮春,以“共同富裕夢想下的人才發展創新”為題,分享了吉利的最新實踐。他提到,共同富裕不僅是美好的藍圖,更應該是扎實推進的具體實踐。吉利發布吉利共同富裕計劃行動綱領的目的是進一步地提升全員職業尊嚴、培育全員敬業精神、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為用戶創造極致體驗,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助理許楠,從汽車人才培養變革角度,介紹了吉林大學面向未來的汽車人才融合培養之路。他在分享中表示,在探索汽車人才培養變革中,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正在通過“虛心”練內功、“虛心”問痛點,“精心”建平臺、“全心”搭橋梁,以及打好“轉化牌”“宣傳牌”“校友牌”“國際牌”,建立校企合作新機制;全力推進技術工程化與育人產教融合化,建設新型校企科研與育人協同的創新平臺。
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人力資源副總裁陳裕棋,則從科技公司角度,分享了自動駕駛人才管理的“難且趣”。他分析了自動駕駛人才管理所面臨的的招人難與留人難的現狀與原因,他指出,面對挑戰,企業要通過“給年輕人‘好的價值’、打造優質‘雇主品牌’、加強‘造血功能’、增強‘員工體驗’”來持續提升企業的吸引力和士氣值,成就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青年汽車人才與HRD同臺對話:我為什么選擇你
在新能源汽車迎來了高光時刻的當下,企業方對年輕人才十分關注,很多新技術崗位呈井噴式増長,讓汽車行業人オ畫像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與此同時,Z世代入群逐步進入到職場,這幫時代的弄湖兒勢必將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他們眼中的汽車行業、企業方是怎樣的?他們的擇業觀又是如何?
本次論壇特設“青年對話”環節,由威馬汽車人力資源部總監朱思源主持,讓企業團和學生團同臺對話,打破雙方認知上的壁壘,進行平等坦誠的交流,促進年輕人才與汽車企業間的相互了解。其中,騰訊出行學苑教務長周頻、上海蔚來汽車有限公司人力資源副總裁周全、上汽集團零束軟件分公司組織運營總監劉懿艷、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陳銳和宏景智駕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劉飛龍組成企業團,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徐文焯、合肥工業大學軟件工程專業余文涯、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RL&CV方向)專業張晨晨、同濟大學能源與環保專業姚超捷和吉林大學車輛工程專業田端洋組成學生團。
本次“青年對話”環節分為四個環節,包括排排坐、知己知彼、拋繡球和碰碰車,圍繞“什么階段學歷最適合工作”“未來汽車行業誰主沉浮?”“傳統機械、汽車類專業還有前景嗎?”等行業熱點問題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話,試圖通過嘉賓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理解,展示汽車大學生與企業之間最突出的現實矛盾,探尋變革時代人才與企業之間同頻共振、協同發展的新模式。這是企業方與優秀高校學子零距離接觸的一場對話,雙方暢談汽車行業的當下與未來,引得觀眾掌聲雷雷,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