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時基金權益投資四部基金經理及新能源投研一體化小組組長郭曉林表示,明年看好半導體和新能源行業的投資機會,重點關注半導體材料、功率半導體、IOT和穿戴設備等細分領域。
今年新能源汽車上游原材料持續漲價,郭曉林表示,隨著產能逐漸開發出來,明年部分金屬會有所緩解,但是鋰的產能仍然不足,供應會持續偏緊。
由于上游材料漲價,
電池廠商的盈利能力有一定受損,不過,郭曉林表示,在下游汽車廠商迫切轉型的背景下,鋰
電池產能仍然比較緊張,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電池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環節。
光伏板塊近期持續震蕩,對此,郭曉林稱,這是上游硅料漲價導致情緒博弈的結果。從未來一年來看,硅料會出現確定性的產能釋放,使價格回歸至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從而促進整個產業鏈的價格往下走,使得需求能夠如期釋放。
備受關注的氫能未來將如何發展?郭曉林表示,目前氫能產業鏈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受限于核心技術和產業配套問題,國內的氫能源汽車難以發展,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工業用氫以及氫儲能具有較大的發展機會。
明年半導體看這三個方向
展望2022年,郭曉林看好半導體和新能源兩個方向。
郭曉林表示,重點關注三個半導體細分板塊,一是半導體材料,首先,材料逐漸走到國產化將要爆發的階段,其次,從行業景氣度來看,今年晶圓廠進行了擴張,明年需求端會有所增長,行業供需偏緊。
二是芯片設計方面,看好功率半導體、模擬芯片和射頻芯片。新能源對功率半導體的需求具有較強的拉動作用,在模擬和射頻芯片類別上,中國企業滲透率不高,仍有很大的空間,一些優秀的企業競爭力變得很強,進入了正循環軌道。
三是下游有特殊增長的板塊,比如IOT、穿戴設備等,為這些領域提供芯片的公司有望出現好的增長。
鋰的供給仍會非常緊張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原材料持續漲價,未來漲價是否可持續?郭曉林表示,明年隨著產能逐漸開發出來,部分金屬會有所緩解,但是鋰的產能仍然不足,供應會持續偏緊。
郭曉林指出,鋰分為礦山鋰和鹽湖鋰兩種類型,礦山鋰開發相對容易,但是有很多新工藝屬于鹽湖鋰,鹽湖鋰工藝開發周期較長,產能投放常常低于預期,所以在需求快速增長的情況下,鋰的供給仍會非常緊張。
對于投資者來說,投資上游企業的難點在于價格周期與股價周期并不完全匹配,在某個節點,大家看到確定性的未來需求和供給可以釋放,即使上游價格仍在上漲,股票可能會提前停止上漲,甚至拐頭向下。
電池競爭壁壘較高
具有成本優勢的企業有機會跑出來
郭曉林表示,電池是整個鋰電池產業鏈中壁壘較高的環節,因為其中涉及到的復雜電化學反應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經驗積累。
從階段性來看,由于上游材料漲價,電池廠商的盈利能力有一定受損,不過,郭曉林表示,在下游汽車廠商迫切轉型的背景下,鋰電池產能仍然比較緊張,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電池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環節。
在鋰電池產業鏈,哪些環節有望跑出大市值公司?郭曉林指出,主要集中在電池材料(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環節,拉長時間來看,鋰電池材料是偏同質化大宗的產品,材料公司要想持續成長,核心在于具備成本優勢,或擁有上下游垂直一體化的產業整合優勢,這種能夠維持并擴大優勢的企業,未來有望成為大市值公司。
光伏板塊持續震蕩
上游硅料漲價帶來的情緒博弈
光伏板塊近期持續震蕩,對此,郭曉林稱,這是上游硅料漲價導致情緒博弈的結果。
今年硅料供應緊張,持續漲價,導致下游光伏組件一路上行,郭曉林表示,光伏企業的投入成本和收益率都是固定的,當投入成本大幅上升,而未來收入無法大幅上升時,大家認為投資光伏的收益率將下降,很多廠商和戶用光伏持續觀望價格,使得需求受到一定阻礙。
最近由于觀望情緒過于濃重,整個行業需求在短期出現了環比下降,產業鏈價格有所下跌,導致大家擔心企業利潤受到影響,再加上前期漲幅較多,所以出現了股價大幅波動的情況。
郭曉林表示,長期來講,上游價格會逐漸回歸正常,目前的價格確實處于非正常的極端狀態,上游特別賺錢,中下游完全不賺錢的情況并不健康。未來一年來看,硅料會出現確定性的產能釋放,使價格回歸至相對合理的水平,從而促進整個產業鏈的價格往下走,使需求能夠如期釋放。
國內氫能源汽車發展難度大
備受關注的氫能未來將如何發展?郭曉林表示,目前氫能產業鏈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對于氫能源汽車的發展,他認為,首先,行業技術不掌握在國內,其次,整個產業鏈配套沒有起來;第三,在城市里大力發展氫能源汽車需要普及加氫站,氫是高危化學品,在推廣過程中比較困難。
相比之下,他更看好氫能的工業應用,首先,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減少碳排放,用氫替代碳是未來趨勢;其次,氫能是很好的儲能手段,比如光伏發電過多,可以通過光伏制氫進行儲能,未來還可以發展大型氫燃料電池發電站。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