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型電池制造商杰士湯淺與博世、三菱商事成立的鋰能源和電力(Lithium Energy and Power)合資公司正在開發車用新一代鋰電池,計劃將從2017年開始生產。記者從博世方面證實上述消息。
目前,配備在純電動車上的標準鋰電池充電一次的行駛距離較短,僅為200公里左右。而上述三家企業正開發的新一代電池,將能使電動汽車的行駛距離延長至原來的2倍。新一代電池結合了杰士湯淺和博世的技術,在使行駛距離加倍的同時,還將實現小型化。
電氣化將引導傳統內燃機走向新的發展階段,諸多企業都看好新能源車的未來,并紛紛布局,尤其是在新能源車“心臟”動力電池上的爭奪尤為激烈。 2014年,全球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產能井噴,高達7000 MWh(兆瓦時),增長超過50%,EVSales Blog根據電動汽車的銷售數據和不同插電式汽車的千瓦時利用模型,計算得出全球十大電池生產商的排名,松下、AESC和LG化學名列前三,比亞迪排第 四,緊跟在比亞迪之后的第五名便是杰士湯淺和三菱的合資電池公司Lithium Energy Japan,去年產能達到451 MWh,增幅為54%。作為世界最大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德國博世,也早已在動力總成電氣化領域持續投入,該公司平均每年在全球電動出行領域投入約4億歐元的 研發費用。目前,杰士湯淺與博世、三菱商事已“桃園三結義”,成立合資公司抱團研發鋰電池,其中杰士湯淺公司貢獻其在電池優化方面的經驗,提高電池儲能量 以及續航里程,博世則分享其在電池管理和系統整合方面的專業知識。按博世的計劃,到2020年,電池的儲能量將提高一倍,但價格比目前便宜一半。
當下,為了爭奪在動力電池領域的話語權,電池制造商紛紛與車企緊密合作,不斷尋求新能源電池技術的升級,其中松下與與特斯拉、大眾、豐田、鈴木等車 企在電池上合作,目前已開發的正極材料有鎳鈷錳酸鋰、鎳鈷鋁酸鋰等,AESC與日產等車企,LG化學與通用、三菱等車企合作,三星與寶馬、大眾以及保時捷 等車企合作。而作為世界唯一同時掌握整車、電池、電機、電控以及充電樁等核心技術的比亞迪,則獨自發憤圖強。在新能源汽車電池路線上,鐵電池一直是比亞迪 的主要方向,針對行業內采用得比較多的三元鋰電池,比亞迪也有深入研究,試圖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統一方面有新突破,下半年即將推出的插電式混合動力SUV 宋將可能是比亞迪首款搭載三元鋰電池的車型。
(責任編輯:admin)
日本杰士湯淺公司投16億將收購松下鉛蓄電池業務2015-11-06 09:24
|
蘋果汽車的十大預測:超快充電、手勢控制2015-09-29 11:26
|
穿戴設備電池大戰:中、日、韓誰領風騷?2015-08-12 13:51
|
美國宣布終極減排計劃 太陽能、風能望井噴2015-08-04 11:32
|
低成本、更高效的納米結構提升燃料電池性能2015-06-18 08:24
|
奧迪、寶馬、大眾:歐洲廠商全面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2014-11-28 09:43
|
今日海外EV要聞:特斯拉第100個超級充電樁、聆風大眾創新績2014-04-25 14:24
|
谷歌I/O大會今年將強調設計、開發與渠道2014-04-18 08:25
|
SK集團在華發力汽車鋰電池 推出EV、PHEV電芯2014-03-05 11:22
|
博世集團攜手日本湯淺擬2020年推出低成本鋰電池2013-12-10 13:12
|